日本五大車企涉造假

恐拖累供應鏈及GDP
05/06/2024
29025
收藏
分享
恐拖累供應鏈及GDP
恐拖累供應鏈及GDP

豐田汽車被爆出數據造假,旗下3款還在生產中的車型遭停售。 (美聯社圖片)

豐田汽車會長豐田章男為數據造假行為,向大眾公開道歉。 (視頻截圖)

日本國土交通省指,按當局要求調查後,發現在豐田、萬事得、Yamaha、本田和鈴木五家車企的車型申請中,確認共38款汽車的性能測試造假,將根據調查情況採取嚴厲措施,並已下令豐田、萬事得及Yamaha共三家車企即時停售其中六款仍然有售的車型,直到確認符合標準為止,並於周二(4日)到豐田總部進行現場檢查。

日本國土交通省周一(3日)表示,要求廠商實施內部調查後,發現當地五家車企包括豐田、萬事得、Yamaha、本田和鈴木共計38款車型,在申請認證時安全數據造假或提交錯誤資料,並指令豐田、萬事得和Yamaha旗下六款車型在確認安全性是否符合標準之前停止出貨,其中豐田佔三款。而包括已停產的車型在內,五家企業的違規規模合計超過500萬輛。國土交通省已於周二突擊檢查豐田位於名古屋的總部,同時根據日本道路運輸車輛法,對本田、萬事得、Yamaha和鈴木開四家企業依次進行現場檢查。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齋藤健稱,這一醜聞令人非常遺憾,當局正在調查此事對供應商的影響,並將採取適當措施。豐田汽車會長豐田章男周一召開記者會,為測試違規及提交虛假數據的行為向大眾公開道歉;本田和馬自達的高層也分別召開記者會致歉。

恐拖累日本經濟

日經中文網報道指出,日本汽車工業的範圍十分廣泛。如果繼續停止生產和出貨,有可能成為緩慢復甦中的日本經濟的沉重負擔。

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汽車產業的製造品出貨額約佔製造業整體的20%。研發費用包括零部件在內接近30%,均居製造業首位。包括相關產業在內,從業人員超過550萬人。去年12月,日本大發就因品質造假而導致汽車生產和出貨停止,成為1至3月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負增長的主要原因。外界預測4至6月GDP將反彈,但汽車問題再次投下了陰影。

中西汽車產業調研公司的首席分析師認為,豐田和馬自達的減產規模在兩個月內很可能達到20,000至30,000輛。瑞穗研究與技術公司資深經濟學者酒井才介更指出,「由於此次問題,5至6月邁向正常化的步伐可能會放緩」。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