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有樓盤捲入「價格戰」

降價項目值得入手嗎
04/06/2024
20782
收藏
分享
降價項目值得入手嗎
降價項目值得入手嗎

如果發展商想劈價出貨又想減少虧損,就可能會去壓縮一些不容易看出來的成本。 (網絡圖片)

地價和稅費的成本是相對固定,那最有可能被壓縮的只有「建築成本」。 (網絡圖片)

近日,中山有些樓盤似乎正在爆發「價格戰」,東區出現單價一萬二的樓盤而且送家電,岐江新城出現七字頭樓盤,西區甚至出現了六字頭樓盤。如果港澳人士入手這些樓盤,是否會中伏呢?

首先來了解一下,這些樓盤大降價背後的邏輯是如何。樓盤售價是由「地價+建築成本+稅費+利潤」這四個因素組成,如果發展商想劈價出貨又想減少虧損,就可能會去壓縮一些不容易看出來的成本。地價和稅費的成本是相對固定,那最有可能被壓縮的只有「建築成本」。所以,有些發展商要降價很可能就會偷工減料。

例如,慣常做法可能會一些保溫、隔音的地方偷工減料。另外,一些購房合同通常不會詳細標明或規定單位的室外公共區間的材料標準或等級,發展商就有可能在建築材料上選取質量次一些等級以節省成本。更嚴重的是,我曾經見過有個著名發展商,為了減省成本增加利潤,居然將每一層的層高比標準減少10公分左右,那30層高的樓宇就可以節省接近一層樓的成本,做法相當離譜。

中山西區彩虹片區的也有一個著名樓盤,項目在2019年拿地建設,定位是發展高端住宅項目,從開盤的單價20,000/㎡以上到現在劈價到13,000/㎡大平賣。雖然樓價便宜了一大截,但建築質素也十分令人擔憂,現在還有不少業主在維權,指購買的單位出現貨不對版、漏水滲水,門窗不牢固等嚴重問題。

所以說,想低位上車的購房者,入手前要慎重,最好項目有現樓,有條件的話一定要現場實地看看示範單位。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