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街市復業 首日運作暢順

市販互助會倡放寬攤販自行轉型
31/05/2024
53917
收藏
分享
市販互助會倡放寬攤販自行轉型
市販互助會倡放寬攤販自行轉型

紅街市在環境及設施上得到全面優化,提供更舒適購物環境。 (市政署圖片)

一眾嘉賓出席紅街市重開復業儀式。(林嘉欣攝)

經歷兩年整治工程的紅街市昨(30)日復業。市政署表示,近120個攤販已完成回遷,出售包括海鮮、鮮豬牛肉、冰鮮貨品、蔬菜豆腐及雜貨等。首日重新對外營業,整體運作順暢。整治後的紅街市在環境及設施上均全面優化,有街坊笑言「重新裝修後連空氣都清新咗」。市販互助會會長柯清煌則指紅街市整治後,暫時沒有看見出現轉型售賣其他東西,呼籲市政署放寬讓攤販自己選擇轉型。

紅街市復業儀式在昨日上午11時舉行,由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及一眾行業代表主禮。戴祖義致辭時表示,整治後的紅街市在環境及設施上均全面優化,勉勵攤販繼續用心經營,和市政署同心協力塑造新的街市形象,向廣大市民提供舒適乾淨的購物體驗。

遷回紅街市繼續營業的近120個攤檔中,包括海鮮、鮮豬牛肉、冰鮮貨品、蔬菜豆腐及雜貨等。市政署將持續關注紅街市復業後的運作情況,與攤販保持密切溝通,適時作協調跟進。另外,隨著紅街市重開復業,外圍小販亦已恢復「面向紅街市」的經營方向且於原位置經營。市政署會持續進行街區的清潔衛生管理,務求為區內商戶及居民提供更舒適整潔的購物環境。

街坊:紅街市裝修後環境好空氣清新

居住在筷子基區的黃女士表示,自己已是紅街市的忠實粉絲,光顧了十多年,很高興看見紅街市復業,認為街市裝修後環境優美,新增冷氣,地面潔淨,笑言「重新裝修後連空氣都清新咗」。亦有街坊指不用再去臨時街市方便買菜。

菜檔檔主黃先生受訪時表示,搬回紅街市重新對外營業首日一早已擺好貨物,並進行促銷平賣吸客,因街市外也有不少商舖出售蔬菜,認為現時競爭較大。又指出在紅街市整治期間,在臨時街市兩年沒有賺錢,期望返回紅街市生意有所好轉。又有魚檔攤販反映紅街市整治後檔位的備貨區面積縮小,造成不便。

團體:政府觀望是否放寬攤販轉型

另一方面,關於街市升級轉型問題,市販互助會會長柯清煌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紅街市復業營運,暫時沒有看見出現改型轉型,售賣其他東西。他指已多次呼籲特區政府及市政署給予攤檔轉型的機會。不過以目前情況看來,市政署暫時未有放寬讓攤販自己選擇轉型,認為政府正在觀望當中。

柯清煌稱,沙梨頭街市改造轉型設美食廣場是成功的,現時其他街市也出現有行業已經不適合在街市售買貨物,加上街市的豬肉檔、菜檔與街外商舖競爭大,建議應該讓其他攤販有選擇性,不過若攤販想做熟食、熟食外賣等一定需要有規範,「唔好同其他生鮮嘢靠得太近」。他又指出,即使做熟食,也不一定要像沙梨頭街市售買中等高級的熟食,例如台山街市一樓上面現時有不少空置位置,而該區學校多,建議可以有效利用,方便學生購買食品。

互助會又計劃與市政署進行交流,探討街市情況,因為如果街市一直出現空置位置,且數目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將對攤販造成較大影響,「唔夠成行成市」。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