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撤辣」功效立竿見影

吸引買家「上車」盤活樓市
30/05/2024
25183
收藏
分享
吸引買家「上車」盤活樓市
吸引買家「上車」盤活樓市

樓市「全面撤辣」後,有地產發展商指吸引更多買家入市,進一步盤活市場。 (資料圖片)

財政局資料顯示,自本年初放寛購買第二套物業無須額外支付5%印花稅後,市場上購買第二套住宅的買家明顯增多。 (資料圖片)

特區政府於4月20日正式「全面撤辣」,城中各大發展商積極推售樓盤的貨尾單位。由於「撤辣」後買家不再需要因為名下已持有住宅物業而繳交額外印花稅,有發展商指政策幫助了不少家庭解決換樓的需要,也激活了城中不少已閒置多年的資金。「撤辣」後約一周,數個一手樓盤已合共成交近70個單位,其中大部分為面積超過1,000呎,總價超過港幣一千萬的單位。

根據財政局最新數字顯示,自本年初放寛購買第二套物業無須額外支付5%印花稅後,市場上購買第二套住宅的買家佔比由2023年平均僅11%,上升至2024年第一季平均近33%,升幅近三倍。由此可見,撤消額外印花稅對提振市場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祥源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代表認為,在「撤辣」實施之後數個月便可以看到效果,吸引更多買家入市,進一步盤活市場。

「撤辣」助推大單位成交

自政府宣布「撤辣」起至4月底,僅一周左右的時間,數個一手樓盤已合共成交近70個單位,其中大部分為面積超過1,000呎,總價超過港幣一千萬的單位,連同2024年第一季已成交的34個住宅樓花,合共至4月底約成交近100個一手住宅單位。相比2023年全年僅成交樓花單位約124個,以季度計本年的成長幅度較上年升近250%,可見「撤辣」對於激活市場尤其是推動大面積單位的交投重回正軌之重要性。

本澳近年新樓供應較少

另一方面,近年澳門的新樓供應不斷下降,至近年幾乎沒有大型的新盤出現,大部分市場上的一手樓實際上都是早年賣剩的貨尾單位,又或者是小型的開發項目,供應量少的地區,價格保值甚至升值的潛力會更大。近日氹仔全新住宅項目-翰林‧雋峰比較受市場關注和矚目,該盤共提供717個住宅單位,建築面積最少由300多呎起至約900多呎,可提供開放式至三房,補充了目前市場上較缺乏的戶型。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