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票房有望超去年

頭部電影優勢減弱
29/05/2024
38955
收藏
分享
頭部電影優勢減弱

今年內地電影票房有望超過去年。 (新華社圖片)

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5日,全年總票房為201.24億元(人民幣,下同),國產影片份額為83.76%。中國電影董事長傅若清接受內媒訪問時表示,從整體來看,今年總票房有望超過去年。

中國電影2023年實現營收53.34億元,同比增長82.67%;歸母淨利潤2.6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上年同期為虧損2.15億元。年報顯示,2023年,電影市場復蘇回暖,中國電影出品並投放市場的影片共37部,累計實現票房268.89億元,佔同期全國國產影片票房的58.45%。

一季度財報顯示,中國電影營收10.26億元,同比減少28.99%;歸母淨利潤9,690.73萬元,同比減少46.66%。中國電影在公告中解釋,淨利潤的下降主要是因公司主投主控影片上映檔期的影響。

中國電影題材持續多元化

中國電影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接受澎湃新聞訪問時表示,未來兩三年,中國電影將繼續推進多題材多元化創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一是展現中國電影工業最高水平,如《流浪地球》系列;二是重大時點重點影片,如《志願軍》系列等;三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雙創」,如《射雕英雄傳》等;四是現實題材的商業類型片,如《天才翻譯家》等,「此外,公司將加大中小成本影片的投資和開發,包括中影青年電影人計劃系列影片,和其他多元題材商業影片。」傅若清說。

他稱,「中國電影這兩年在創作方面一直是很堅定的「看多」「做多」,當前創作中的項目近90個,其中原創項目50個。橫向上,拓展多題材多類型,豐富儲備;縱向上,逐年投產、形成梯隊,保障供應。」

「二八效應」明顯減弱

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5日,全年總票房為201.24億元,國產影片份額為83.76%。傅若清判斷,從整體來看,今年總票房有望超過去年。

雖然今年以來電影市場各檔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二八效應」明顯減弱,出現不少影片映後撤檔的現象。

對此,傅若清表示,今年電影市場的票房分布結構的確有所變化,頭部影片的絕對優勢有所消減,腰部影片有更多的施展空間,也就是所謂的「二八效應」變化,「我們要看到這種變化好的一面,正是因為更多中小規模、腰部影片的內容更加精良、更具特色,才能在與普遍意義的大片正面競爭時,帶走或搶走屬於自己的觀眾群體。這種有所競爭、有所爭艷的格局,是符合當前觀眾的個性化需求和產業的多樣化創作格局的。對於年輕創作者、小眾題材影片來說,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和舞台。」

進口片下降:觀眾不埋單

傅若清認為,在暑期、國慶等大檔期中,仍需發揮頭部影片效應,帶動整體票房大盤升溫,今年後續的重要檔期里,還會有高能量的現象級影片出現。

對於接下來暑期檔的安排,傅若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中國電影將推出舞蹈詩劇電影《只此青綠》、唯美國風動畫電影《白蛇:浮生》、兒童電影擬上映《校園神探》、家庭輕喜劇電影《走走停停》等影片。

另值得關注的是,相較於逐步復蘇的國產電影,近幾年進口影片票房佔比下滑,表現偏弱。對於進口影片是否有望回歸前期高點,傅若清表示,近年來國產影片的質量不斷提升,讓國產片贏得了市場,而進口影片有創新和突破的內容較少,觀眾對以視效取勝的進口大片的興趣在衰減,對於套路化的內容不再埋單。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