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改善中小企業營商環境
30/04/2024
11681
收藏
分享
促改善中小企業營商環境

中小微企業是本澳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雖然政府持續推出各項幫扶及補貼措施,從多個方面支持中小企業經營和發展,然而受大環境的影響,民生區內中小企的生存環境及經營狀況仍未如理想。

現時,澳門的遊客數量雖已基本接近疫情前的水平,但主要惠及對象集中在旅遊旺區、度假村,而民生區商戶及一些中小微企卻較難受益,呈現出“旅遊區人頭湧湧,民生區門可羅雀”的場景,復甦狀況極不平衡。主要是由於本澳居民消費習慣發生變化,總體消費力較為疲軟。為提升市民留澳消費意欲,政府近期先導實行了“週末北區消費大獎賞”計劃,據部分中小微企商戶反映營業額有所提升,成效逐漸顯現。筆者建議,政府可對“消費大獎賞”活動進行加碼,如推廣延伸至其他民生區內、延長消費券的使用時限等,並對急需扶持的行業加大消費券發放力度,讓更多中小企業受惠。

不少中小微企經營者反映,目前鋪租、物價、人工等經營成本不斷上升,收入卻不見好轉,資金周轉和還貸壓力較為沉重。同時,黑沙環、北區、下環等民生區近期陸續有商戶結業,包括有數十年歷史的“老字號”店鋪,這一現象引起業界人士和廣大市民的高度關注。

事實上,這些民生區的中小微企普遍存在宣傳不足、銷售渠道單一、人員培訓不到位等問題,不少商戶表示,想改變現狀但礙於沒有系統的教學和技術支援,單憑一己之力難以摸索。政府去年推出的“中小企業後台數字化支援服務”計劃申請反應熱烈,今年更加碼至600個名額,協助了不少企業進行升級轉型。筆者希望,政府在日後應推出更多有針對性的支援計劃或培訓課程,例如網絡直播推廣、宣傳營銷技巧、服務能力提升等,並提供相應的營運策略方案,從多方面加強中小企競爭力。

同時,現時大部分旅客熱衷於“城市漫遊”“探店”等遊玩方式,而民生區中不乏具有澳門風味的街坊美食和特色店等待發掘,筆者認為,政府可以結合“旅遊+”及澳門“美食之都”稱號,加大民生區特色宣傳力度:考慮結合民間食店、特色產品店等元素來打造社區遊覽體驗路線,並拍攝多語文旅宣傳片,在不同社交平台進行推廣;在民生區內舉辦各有特色的節慶活動,設置打卡、遊玩、導覽裝置,進一步提高民生區吸引力,為區內中小企帶來更多客流量,重振社區經濟和中小企業經營信心。

直選立法會議員 鄭安庭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