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澳兒童出現發展障礙或遲緩的個案有上升趨勢。資料顯示,2022/2023學年,澳門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童及融合生數量達3329名,較五年前增加1028人,增幅達44.5%。
世衛組織表示,早療的黃金期為三歲之前,其次是三至六歲。早療服務可讓有發展遲緩或有可能發生障礙的孩子儘早克服發展遲滯的現象,提升遲緩兒童能力,以減少日後生活產生障礙的機會。政府近年在早療方面亦做了不少工作,比如,設立兒童綜合評估中心,為6歲以下兒童提供評估、治療、轉介服務,開展共融托兒服務計劃、開展幼兒發展篩檢試驗計劃,山頂在提供相關治療及訓練服務之餘,社工局亦與四間早期療育服務設施合作,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早期治療及訓練。政府對關注發展障礙兒童的早療工作值得肯定。
儘管政府近年已持續增加早療資源的投入,但由於患者逐年增多,相關機構既要持續跟進原有個案,又要接待不斷增加的新個案,令供給失衡。早療服務人手不足、輪候時間較長等問題長期被市民所詬病。當局雖然表示會訂立早療改善措施,設分級評審機制,讓學生接受一段時間治療後進行重新評審和持續跟進,並表示有信心研究新方案後可縮短時間,但現時仍未有短中長期的規劃和時間表。筆者希望政府能從多方面入手,加大力度扶助本澳早療服務發展,滿足日益增加的治療需求,避免錯失0-3歲的治療黃金期。
直選立法會議員鄭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