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水上運動

深化“旅遊+體育”
16/02/2024
14406
收藏
分享
深化“旅遊+體育”

隨着旅遊從傳統觀光型向深度體驗型轉變,內地不少地方正探索“旅遊+體育”的模式,作為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舉措之一,例如貴州省台盤村的“村BA”、哈爾濱的冰雪運動、海南和珠海的水上運動等等,不僅能看到各地政府因地制宜,發展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而且配有足夠的場地設施和配套,供居民和旅客體驗,持續鞏固運動產業的群眾基礎。

推動“旅遊+體育”的跨界融合,是經濟適度多元規劃的部署之一,本澳作為臨海城市,海岸線總長度約為50.2公里,而中央政府給與特區海域面積約為85平方公里 ,內有南灣湖及西灣湖,具條件發展水上運動。《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及,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帆船、沖浪、海釣、潛水等項目,適逢《海洋功能區劃》、《海域規劃》及《海域使用法》公開諮詢,在海域的合理開發和可持續利用的背景下,當局宜規劃水上運動的發展,為建設“體育之城”做好頂層設計。

發展水上運動,水質的好壞尤為重要,因其除直接影響運動人士的健康和安全外,還可能損害或腐蝕賽艇等,縮短裝備的使用壽命。在內地,開展水上運動的河流湖泊,水質普遍需要長期穩定在第三類以上,其中大力扶持水上運動發展的海南省,近岸海域優良水質(一類、二類)面積佔比更達至99.77%,因而本澳要推動“旅遊+體育”,必先創造更多水上運動的活動空間,鞏固其群眾基礎,從而更好吸引外地旅客來澳體驗乃至觀賞賽事。

《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2》指出,澳門海域離岸水質較沿岸為佳,且沿岸水質非金屬評估指數持續超標,故當局應繼續循加強宣教減非法排污、提高污水處理設施效能為切入點,改善沿岸水質。針對黑沙及竹灣海灘等居民進行水上活動的熱門地點,尤要加強公佈海灘水質情況的實時性及預測性,並減輕生態島建設對其水質的影響。

再者,本澳曾舉辦國際帆船賽事,黑沙海灘及鄰近D區的水域曾作比賽之用,而區劃提議將澳門半島與氹仔島間的海域劃為海洋保留區,建議當局考慮在澳門半島、C區及D區有條件的沿岸增設水上活動中心,預留部分海洋保留區,作為開展不同水上活動的空間所需,並考量各活動中心的定位,滿足不同階段的居民及旅客進行水上運動的所需。

總括而言,當局可於舉辦賽事推廣水上運動的方向上,藉定期舉辦推廣及體驗活動,培養居民及旅客對帆船、沖浪、釣魚等運動項目的興趣,為水上運動產業發展創造誘因,筆者期望當局以發展水上運動為切入點,配合旅業新業態發展,助力本澳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澳門經濟民生聯盟理事長何金明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