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今年推出多項支持政策和活動項目,為科技產業發展營造更好的政策環境。(資料圖片)
人才是推動創科發展的關鍵要素。圖為旨在增加中小學生對創新科技的認識「科普外展計劃」。(澳門大學圖片)
立法議員鄭安庭建議國際需要加強青少年科創人才培養,以應對未來的挑戰,推進本澳經濟多元的進程。(資料圖片)
特區政府於去(2023)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明確提出了「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並一直積極推進。在高新技術方面,近年特區政府在促進科技產業發展上已進行了多項工作,包括推動企業和科研機構產學研合作、促進與內地及葡語國家的科技交流合作等。特區政府亦透過推出各項支持政策和活動項目,為科技產業發展營造更好的政策環境,推動科技創新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立法議員鄭安庭在立法會上提出需要加強青少年科創人才培養,以應對未來的挑戰,推進本澳經濟多元的進程。【特約記者郭曉悅報道】
為支持澳門的科技發展,精簡架構並提升工作效率,特區政府重新訂定了科技委員會的組織及運作機制,優化委員會的組成及運作機制。科技委員會下設三個專責小組,包括「科技產業促進及科技應用推廣專責小組」、「促進產學研合作專責小組」及「國際及區域合作專責小組」,將定期開展小組會議就有關議題進行深入討論。特區政府指將發揮科技委員會溝通平台的角色,透過委員會持續收集社會各界及科技業界代表的意見,為促進科技產業及科研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助企業與學研單位科研成果配對
此外,科技基金於2021年下半年推出產學研配對服務,協助將澳門企業的技術需求與學研單位的科研成果配對,並對成功配對的項目資助企業部分的研發成本。截至去年9月底,已成功配對45項。在此基礎上,科技基金去年進一步試行圍繞企業需求制定指南、面向高校徵集技術方案的模式,希望藉加大投入,深化高校及企業的產學研合作,產出更多應用性成果。
科技基金又透過實驗室與研發中心計劃,支持設立了兩個研發中心和三個實驗室,共吸引多間500強內地企業聯合開展研發及在澳轉化,引入配套研發經費超過四千萬澳門元,進一步豐富產學研合作生態體系,加快相關領域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發展。去年5月,科技基金組織專家對「澳門中藥研發中心」和「埃爾文.內爾博士生物物理與創新藥物實驗室」進行驗收評估,為下一階段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當局表示,隨著特區二五規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各項工作的推進和落實,將引領澳門科技發展邁向新征程。未來將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優化創新發展環境,引入科創人才,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完善社會支持科創機制,推進產學研融合及成果轉化。
科創教育面臨場地及師資不足
鄭安庭認為,澳門近年在培養青年科技人才方面推出了不少措施,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科創教育方面,澳門仍存在非高等基礎課程選擇有限、場地及專業師資不足、高等教育及科技研究機構規模不大等問題,同時澳門的科創企業較少,導致科技院校及研究機構與企業間的聯繫受限,學生較難與企業接觸,並在實習過程中運用所學加以實踐,缺乏和產業接軌的機會。
三方面完善科技人才培養
他建議,政府可從以下三大方面著手,進一步完善澳門科技人才的培養體系。第一,政府表示近年澳門科學館已逐漸成為中小學生在科學與科技學習領域重要的校外教室。但科學館場地始終有限,希望政府能進一步優化科教活動的軟硬件設施,提供更大的場地及教學設備支持校外科普活動。同時,應投放更多資源用於導師專業培訓以及擴充師資,建立緊貼創科發展的教學團隊,讓中小學生能更頻密參與科教活動,最大程度發掘青少年在科技方面的潛能。
第二,在高等院校方面,應投放更多資源予科技學院和研究機構,並與國際一流科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包括促進不同院校教授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開展聯合研究項目,建立學術溝通平台,吸引更多高水平研究人員加入本澳高校,提升學科的專業性和知名度,並提供更多參賽名額予本澳學生參加國際性科創比賽。
第三,澳門的科技行業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在澳門紮根的科創企業不多,導致科技院校及研究機構與企業和產業間的聯繫有限。因此本澳院校應考慮與更多知名科創企業建立合作關係,讓企業提供實習機會,亦可與企業開展科研合作,讓學生參與其中,推動學術成果的轉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