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近年著力科技領域發展,並加大科普教育力度。教青局課程發展及評核處處長鄭錫杰昨(10)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時表示,為配合「一加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局方從政策、課程教學、資源投入等多方面推動科普教育,正開展修訂「基本學力要求」及「課程框架」,目前規劃在小學、初中及高中資訊科技科,約四分一至三分一課時教授人工智能或編程內容,基本學力要同步增加人工智能及編程相關核心素養,預計今年落實並實施。
對於增加人工智能及編程內容,會否壓縮其他課程、加大學生壓力,他稱,課程微調但不會大幅調整整體課時,只在原有的資訊科技科作適當調整,是次修訂是為符合需要,加入未來發展必備的素養,不會造成學生太大壓力。
科學館董事兼執行委員會委員余漢生表示,去年(2023年)科學館入場人數約 66萬人次,接近回復至 2019年水平。本地人入場率增加約 7%至 47%。
培正中學創新科技主任劉冠華表示,透過教發基金支持,增加科普教育設備及開展師資培訓。他又提到,有同學參加「青年科技村」後,透過參訪生物工程和人工智能等不同企業,及早了解自己志向,他認為有助政府加強培養更多理工科人才。
《澳門講場》昨日探討探討科普教育,(左起)培正中學創新科技主任劉冠華、教青局課程發展及評核處處長鄭錫杰、科學館董事兼執行委員會委員余漢生出席。(澳廣視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