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政府今年初推行的「藍天工程」,婦聯學校新校舍正式揭幕,不僅令學校擺脫過往裙樓辦學時不見天日的窘況,還讓全校師生擁有操場與藍天,以及享受到更舒適寬敞的教育環境。算上明愛學校和庇道學校,今年已有三所裙樓學校遷入獨立校舍,佔全澳現存15所裙樓校總數五分之一,在「藍天工程」推行短短一年多就取得如此成績,值得社會各界給予肯定。
「教育興澳」、「人才建澳」一直是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因為教育不僅是關乎世世代代、千家萬戶的事情,更關係到澳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由於受制歷史及澳門地少人多等客觀因素,裙樓辦學問題是教育界長期存在的煩擾。為徹底解決裙樓學校問題,特區政府今年正式推行「藍天工程」計劃,透過短、中、長期規劃,希望能在未來20年,甚至15年內解決正規教育學校裙樓辦學的困境。
「藍天工程」提出之初,已經有聲音質疑,規劃橫跨20年猶如「空頭支票」,但平心而論,本澳地小人多,土地資源嚴重缺乏,「巧婦尚且難為無米之炊」,特區政府亦不可能一下子解決全數裙樓學校,必須按照實際情況有序解決問題,加上「藍天工程」涉及面浩大,因此15至20年的承諾雖較為保守,但亦不難理解。
至於市民最關心的學童跨區上學問題,「藍天工程」在長期計劃中的確提出部分裙樓學校遷至離島區的建議,由於現時不少裙樓學校身處人口密集的北區,跨區遷校不單影響校方辦學,學生跨區上學又會導致交通壓力大增,勢必又成另一難解的問題。
雖然遷校看似困難重重,但不少裙樓學校亦承認,市區確實沒有土地,搬至離島區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因為要提升教學質素就必須擁有完善的體育場地、軟硬體設施等。當局有必要強調學校環境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並充分宣傳婦聯等學校新校舍的先進教育設備和優良學習環境,讓家長多了解「藍天工程」,明白當局的用意。
另外,當局要盡快完善交通配套,再逐步考慮把輕軌氹仔段與澳門段連接,才可配合和方便離島區學童未來上學需要。
我們經常將學童比喩作種子,種子發育需要水分亦需要陽光,落實「藍天工程」解決裙樓辦學並非易事,只有政府、學校、家長三方合力,才有希望清除障礙,化阻力為動力,許孩子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