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澳按照“二五計劃”的目標,積極把握大灣區和深合區的發展機遇,加大力度培育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為切入點的大健康產業,為本澳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實現經濟多元化,成效值得肯定。有社會聲音指出,政府應繼續推出扶持鼓勵措施,助力中醫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當局近年積極出台多項措施助力中醫藥產業發展,在法律層面,頒布了《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有利於中醫藥產品在澳註冊;監管層面,設立了藥物監管局,進一步規範中醫藥管理體係;產業發展方面,持續建設粵澳中醫藥產業園,形成“澳門註冊+橫琴生產”的產業協作模式,推動中醫藥跨境生產和海外推廣;同時亦著重培養相關人才,促進中醫藥領域的傳承和創新。
實際上,本澳一向具有中醫藥文化基礎,各區街道隨處可見中藥房、中醫診所等,許多居民亦有使用中醫藥保健、治療的習慣。但由於土地面積等客觀因素,本澳中醫藥發展速度受到了一定限制。而中醫藥產業園的建立恰好填補了不足,為本澳提供了廣闊空間和有力支持,政府更應把握紅利、妥善整合產業園優勢資源,推進中醫藥研發及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化、現代化、國際化。
現時,位於橫琴的粵澳中醫藥產業園至今已有200余家註冊企業,承接了多個中成藥的開發和註冊備案,和一個已上市產品的二次開發,產業規模初具形態。成效值得肯定。而政府鼓勵在澳註冊、在深合區生產的中醫藥產品使用“澳門監造”“澳門設計”等標識,打響“澳門註冊+橫琴生產”品牌,為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發展注入新動力、拓寬新路徑。截至目前已有一款外用中成藥成功落地,堅定了澳門藥品生產廠商在深合區進行佈局的信心。筆者認為,政府應進一步吸引國內外優質醫藥企業和研發中心入駐,擴大中醫藥產業集聚並利用中醫藥產業園現有的企業和科研服務資源,推動中醫藥研究成果轉化和創新研發,並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企業進行藥物跨境生產,實現兩地共享發展。
直選立法會議員鄭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