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流感高峰期,一下午太太來電說女兒全身發冷,頭痛喉痛,體温38.5。立即在診所準備好桂枝湯。不料回到家,她告訴我已不發冷,此時是全身發熱,沒胃口且作嘔。見其症狀已變,即把桂枝湯倒了,改給她服小柴胡湯,藥後讓她休息,晚飯也沒吃。到十點問她情況,發冷已無,頭痛喉痛亦消,手足温,體温降到37.8,再服一次小柴胡湯。翌日為週日,起床不斷咳嗽,還是沒胃口,體温為37.4,故把小柴胡湯內的半夏及生姜增加一倍,反之柴胡黃芩則減半,服後女兒非常疲倦。3小時後咳嗽緩和,但胃口依然沒有,食了幾口粥水而已,體温37.2,故原方續服一次。午睡起來女兒衝去廁所大便,臭氣熏天,筆者隨即安定下來,再看到她晚飯胃口大開,精神恢復,體温降到36.8,故藥方可改為鞏固治療,讓她服半劑桂枝湯。週一見體温在36.6,但手觸其皮膚還有點灼熱,故繼續半劑桂枝湯,每2小時一次。週二已恢復一切正常活動。臨牀在治療流感病人時,因「病證」可隨時改變,故行醫者亦要隨時更改用藥,而且中藥是可以在一日內服數次,可惜不少民衆對此甚感疑惑。其實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已有相關治法,有興趣可看看。只要遵循古法,中醫是可迅速治癒流感。
執藥中醫及針灸師,澳門中醫藥學會理事呂澤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