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賀一誠參觀「逐夢蒼穹 探索深海—中國航天航海科技薈澳」科普展覽。(新聞局圖片)
月球土壤首次來澳展示。(林嘉欣攝)
特區政府正積極推進「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其中包括高新技術。未到12月,澳門已掀起一場「航天旋風」:「星月交輝 海天勝覽──科技薈澳系列活動」昨(28)日啟動,活動內容包括「澳科一號」衛星投入使用、科普展覽開幕、月壤首次入澳、第二屆澳門航太發展論壇等。此外,中國載人航太工程代表團將於本周五起一連三天(12月1至3日)訪問澳門,而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王亞平亦會隨代表團一同訪澳。【本報記者林嘉欣報道】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訪澳行程方面,據介紹,應澳門特區政府邀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將於12月1日至3日訪問澳門。代表團由團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帶領,成員包括參與中國空間站建造的神舟十二號乘組航天員劉伯明、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王亞平、神舟十四號乘組航天員陳冬、神舟十五號乘組航天員張陸,以及載人航天工程系統相關領域專家。訪澳期間,代表團向本澳科技界及學校師生介紹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建設發展,並展開面對面互動交流。
近年,特區政府在促進科技產業發展上,已進行了多項工作,部分項目更成功融入國家科技發展大局。為提升以「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為代表的航天科技成果的影響力,促進澳門航天科普教育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澳門特區政府及國家航天局於昨日共同主辦「星月交輝 海天勝覽 ──科技薈澳系列活動」。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局長戴建業致辭時表示,相信未來在特區政府與國家航天局的共同合作下,兩地的航天事業相關單位定能繼續同心協力,在支持「澳科一號」後續項目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航天相關人才培養及國際交流等工作上,為國家的航天事業發展進一步貢獻澳門力量。
冀開闢內地與澳門科技合作新模式
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致辭表示,內地與澳門合作研製的「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是澳門首個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也是國際上首個監測南大西洋異常區域地磁場與空間環境的科學探測衛星,將在提升澳門科技創新水平的同時,助力澳門經濟社會發展模式轉型,開闢內地與澳門科技合作新模式,樹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新範例。
「澳科一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澳科一號」衛星於本年5月順利發射升空後,經歷半年了在軌測試。在賀一誠行政長官、鄭新聰主任及張克儉局長見證下,內地與澳門相關單位代表在儀式上簽署了衛星投入使用證書及長期運行管理協議,標誌著「澳科一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同場亦舉行了「逐夢蒼穹 探索深海—中國航天航海科技薈澳」科普展覽開幕式暨月壤首次入澳揭幕儀式及第二屆澳門航天發展論壇開幕式。
「逐夢蒼穹 探索深海—中國航天航海科技薈澳」科普展覽於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澳門科學館展覽中心二號展廳舉辦,重點展品除了兩款月壤,還有馬里亞納海溝海水、「嫦娥五號」返回器等將同場展出,並設有航天科普專家入校講座等配套活動。第二屆澳門航天發展論壇於11月28日至29日舉行,論壇將邀請內地、外國以及澳門本地等海內外航天領域專家學者、機構代表參與,共同為航天事業發展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