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工程深中通道主線昨(28)日正式貫通,預計明年通車。圖為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新華社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工程深中通道主線昨(28)日正式貫通,項目明年通車後,珠江口東西兩岸的深圳市和中山市將進入「半小時生活圈」。
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深中通道迎來歷史性進展。昨日上午,海底隧道管內壓倉混凝土澆築完成後,標誌著海底隧道實現貫通,這也意味著深中通道主線全線貫通,邁向2024年通車的收尾工程階段。預料明年6月具備通車條件,屆時從中山到深圳,將從目前約兩個小時車程縮短至30分鐘內。
工程創下多項「世界之最」
深中通道是連接深圳市至中山市的跨海通道,北距虎門大橋約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橋31公里,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全長約24公里,採用西橋東隧方案,其中橋樑部分長約17.1公里,海底隧道部分長約6.8公里,是當前世界上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深中通道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是國家重大工程、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工程。深中通道先行工程西人工島於2016年12月28日開工。全長6,845米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長、最寬的海底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雙洞雙向八車道,設計速度100公里每小時,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
其中,全長2,826米的伶仃洋大橋作為深中通道全線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創下了「多項世界之最」。首先,伶仃洋大橋主塔高270米,相當於90層樓的高度,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海中橋樑主塔。
其次,伶仃洋大橋是世界通航淨空最高的海中大橋,伶仃洋大橋橋面距離海平面高達91米,相當於30層樓高,主航道可以通航30萬噸的船舶,船舶的通航淨空達76.5米,可以通航像愛達魔都號等超大規模船舶。
同時,伶仃洋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大橋主跨達1,666米,加上兩邊的邊跨,總跨達2,826米。
作為連通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群的交通大動脈,深中通道將與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屆時,大灣區一小時乃至半小時經濟圈、珠江口黃金內灣等建設將邁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