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在全省範圍內開展「10+2」水經濟試點建設以來,全省試點已完成超18億元的年度投資。圖為廣州珠江夜遊。(黃煒強攝)
廣東發展水經濟具有資源稟賦良好、市場廣闊的先天優勢。圖為廣州珠江夜遊。(黃煒強攝)
自今年6月份,廣東省河長辦印發實施《廣東省水經濟試點建設工作方案》,在全省範圍內開展「10+2」水經濟試點建設以來,全省試點已完成超18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年度投資。明(2024)年,廣東省河長辦還計劃組織編制《廣東水經濟發展白皮書》,梳理總結凝練水經濟試點探索實踐成果,進一步提升廣東水經濟發展在行業乃至全國的影響力。
廣東地處南方豐水地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人水關係密切,發展水經濟具有資源稟賦良好、市場廣闊的先天優勢。今年6月份,廣東省河長辦正式印發實施《廣東省水經濟試點建設工作方案》和《廣東省水經濟試點主要業態工作指引(試行)》,按照 「試點先行、規劃引領」的綠色水經濟發展思路,採取「10+2」的模式推進省級試點建設,大力培育綠色水經濟新業態。
水經濟受社會資本市場「青睞」
廣東省水利廳表示,自今年6月開展「10+2」省級水經濟試點建設以來,全省試點已完成超18億元的年度投資,項目建成後預計增加就業崗位超2,600個。年度投資中社會投資超十億元,佔比50%以上,可見水經濟很受社會資本市場「青睞」。
在「10+2」模式中,「10」是指選取10個涵蓋水上運動、河湖遊輪遊艇、水利風景區、濱水休閒康養、優質水開發利用等不同業態的省級水經濟試點項目;「2」是指支持工作積極性高、基礎條件好的佛山、江門兩個地市開展全域水經濟試點建設。
水經濟發展制度有待完善
廣東有2.38萬條、總長10.3萬公里的河流。近年來,隨著河湖長制的全面推行,廣東連續開展多項行動,河湖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善,水經濟相關產業如雨後春筍在廣東大地生根發芽。
但業內人士分析,作為一個內涵豐富、覆蓋行業眾多,涉及多個政府部門的新業態,推進水經濟發展還尊重市場意願和客觀經濟規律,建立健全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力、項目為主體、社會協同參與的市場化協作機制。同時,水經濟是市場行為,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