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屆政府提出“五階梯房屋”政策,經過數年時間推進,包括社經屋、長者公寓及暫住房等工程建設都已逐步落實,申請工作亦順利展開。然而,受到近年疫情、地緣政治等問題造成的經濟不景氣、加息、通漲及收入下降等問題,令各階梯房屋的需求出現了較大變化。
在公屋方面,最近一次5,000個經屋申請從9月底開始至今,僅錄得1,538份申請,對比以往“開隊”情況大相徑庭,一方面是經屋去投資化後令市民需求回歸理性,同時也是上述外部因素影響所致。另外,私人市場也出現土地流拍與成交量價下跌的情況,反映業界與不少居民都對“上樓”問題保持觀望態度。
事實上,政府曾先後委託學術機構在2017及2022年進行《公共房屋需求研究》及《澳門未來房屋需求研究》,為本澳各類房屋供需作出科學性預測,也為後續房屋政策提供參考,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近期政府雖已因應供求改變對房屋政策作出一些調整,包括暫緩夾屋的興建;取消青年首置措施,以及對換樓居民適當“減辣”,但有關措施可能又會影響部分居民“上樓”。
因此,本人認為當局要研究配套措施應對,當中《經屋法》雖訂定評分因素尤其須考慮家團結構、人數、在澳居留時間、永久居民比例等,但法律上“尤其”,並非是排除增加其他“得分”因素,加上有關得分表是以批示定之。建議研究修改得分表內容為年青家庭申請公屋提供加分優惠,又或直接與經屋恆常性申請一併進行修法工作,一定程度平衡經屋供求改變後的情況,也能配合政府鼓勵生育的想法。此外,由於夾屋暫緩,部分居民因超過經屋申請收入條件,又沒有夾屋申請而無法上樓,建議應在夾屋恢復興建前再調整或放寬經屋申請收入及資產上限,避免又產生新的夾心人士。
直選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黃潔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