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局公佈每三年一次的《違法青少年特徵調查報告》,相關數據顯示,入案青少年個案呈上升趨勢,數量增加百分之十三點四,平均犯案年齡十三點八歲,呈年輕化。筆者支持政府提早為小學生進行普法工作,加強推廣預防犯罪,並應進一步推動正向交友、家庭關愛、重視品德教育等支援工作。
事實上,近兩次調查顯示青少年 “觸犯傷害身體完整性罪” 雖由百分之六十一點七減至五十三點三,但仍屬最主要違法部份。其次 “侵害財產罪”由百分之二十六點七升至三十二點六,另外調查中發現多以團幫形式作案,可見青少年對情緒自制及選擇社交圈的重要。
其實根據近年全球青少年違法調查,處於小康及中產以上的原生家庭,趨勢普遍增加,縱使家庭經濟條件優越,卻因思想認知偏向而潛藏違法隱患。同時人格理論研究顯示,不少違法者在精神質維度得分較高。相對於一般人群傾向無私、高社會性、富同情心、關心合作、順從適應的特徵,違法者更傾向自我中心、沒同情心、攻擊衝動、含反社會特性等。因此教育理念,應本着尊重孩子原來人格,基於耐心的關愛、開導、鼓勵,以形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
青年是社會未來,教育應不斷優化並科學量化成效,重視推動道德修養,積累社會長期共識,形成清晰有序的道德文化,完善社會行為規範體系。避免一旦處於誘發環境,而輕易釀成違法行為,為青少年珍惜自我、樹立正確價值觀、堅定尋求成長發展奠定基礎。
澳門特區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民眾青年會副理事長唐可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