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加強歷史建築活化成效
17/10/2023
16468
收藏
分享
促加強歷史建築活化成效

近期,政府表示,六大博企已經向政府提交了針對6個片區的詳細活化規劃,同時,政府正通過設置“福隆新街步行區”等措施為旅客走進舊區提供便利,相關政策值得肯定。然而,本人落區時留意到,本澳舊區仍有大量建築年久失修,殘破不堪,甩皮甩磚,部分更空置多年,縫隙中雜草叢生,衛生堪憂,但當中亦不乏頗具澳門特色的建築,如果能夠將其儘快修復並適當使用,將為舊區活化創造出更大、更優美的空間。

為改善上述情況,政府將於今年10月實施《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資助被評定或待評定的文物建築,或具文化價值的建築物進行維修工程,計劃預算為2,000萬元,資助金額為每項目一半維修開支,上限為200萬元,不設名額限制,估計合資格申請的建築物達六百多幢。

早前,政府曾回覆本人表示,將於“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的框架內,鼓勵業權人適度開放經維修的建築物予公眾參觀,增加社會對歷史建築物修復工作的認識。然而,政府尚未就計劃所涉及的各類細節,以及居民所關心的問題,向社會作出充分的說明。此外,亦有居民建議,舊區活化時,片區與片區之間所引進的商鋪內容和活動主題,應該儘量避免同質化、單一化,因此期望政府在商業和文化元素上作出更宏觀的規劃。

有鑒於此,本人向政府提出以下建議:

一、歷史建築的現況各不相同,建議政府充分掌握符合申請資格的六百多幢建築物的現況,例如建築物的保存狀況、文化價值、業權信息等,按輕重緩急和其歷史文化價值的重要性,考慮主動聯絡部分業權人尋求修復和活化共識。

二、歷史建築物的面積和技術條件各不相同,修復成本亦會有差異,部分業權人即使取得部分資助,仍可能無力負擔龐大的開支。本人建議政府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放寬資助標準。同時,歷史建築修復效果亦十分重要,政府可考慮在技術上協助或指引修復實體對歷史建築作出恰當的修復,以最大程度保留其歷史特徵,並達到一定的安全要求。

三、建議政府鼓勵受資助業權人將修復後的建築進行活化,例如可要求接受資助的業權人作出活化承諾,並協助業權人與中小企以及文化藝術團體開展合作對接,共同活化舊區。

直選立法會議員鄭安庭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