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一年四季都有居民在黑沙泳灘和竹灣泳灘休閒嬉戲和游水,亦居民在泳灘進行風帆、獨木舟、三項鐵人等體育運動,因此泳灘水質尤為重要。有資料顯示,截止今年9月20號,兩泳灘的水質不合格情況累積為4次,雖然水質不合格次數較往年疫情前有所改善,但仍有使用泳灘的居民反映,海水水質未如理想,有時會有臭味,漂浮的油污,塑膠雜質、水體混濁等情況,影響居民的水上運動,盼望政府設法改善。而較早前的《2022年度澳門泳灘水質監測報告》亦指出,兩泳灘的有機污染物程度在泳季的較其他月份高。相比之下,過去幾年全國的「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面積比例」持續上升,並已於2022年達到81.9%,而本澳距離第三類水質都尚有差距。
在水質檢測的標準方面,有居民擔憂,雖然政府對泳灘海水進行細菌、理化和生物等多項檢測,但最終的水質評估結果,僅以細菌數值(埃希氏大腸桿菌)進行判斷,未能綜合體現出各類污染物,例如有機污染物、化工污染物和重金屬等對人體的危害。雖然政府強調,本澳參考香港環境保護署泳灘水質指標進行評價。然而,香港的標準訂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本人建議政府檢視有關標準,參考更多先進地區的經驗,並按照相關政策對水質的要求,優化相關標準,從而綜合反映出海水中對人體和生態有害的各類污染物程度。
在水質檢測的應用方面,有居民表示,雖然政府會在官網和泳灘告示板上公佈近期泳灘水質檢測情況,並於海灘懸掛紅黃旗予以警示。然而,由於水質檢測結果具有滯後性,往往需要親身抵達泳灘,對水質進行觀察,再決定是否安排水上運動,因此感到較為不便。換言之,現時的水質檢測結果不具有實時性,更不具有預測性。本人建議政府參考香港的經驗,通過智慧化技術,建立「泳灘水質預報系統」並於一戶通結合,從而方便居民預先計劃水上活動。
此外,政府曾回覆本人表示,將以「海水環境質量標準」、「海域生態環境調查」等研究為依據,做好沿岸水質環境管理工作。上述研究已於去年完成。本人建議政府早日將研究成果落實在改善泳灘水質的具體行動上,以及提升跨部門合作和區域合作水平,加快落實國家針對水質較差地區而制定的《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
直選立法會議員鄭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