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過去長期通過基礎設施建設與房地產投資來支撐經濟增長,但近期房地產業、地方政府頻爆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IMF計劃敦促中國政府,解決陷入困境的房地產行業與地方政府債務等拖累中國和全球經濟增長的問題,並促其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以提振疲軟的國內消費為主。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這些訊息會透過IMF即將對中國經濟政策進行的「第四條」審查中傳達給北京當局。她說,IMF將強烈敦促中國政府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放棄「以債務為動力」的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據悉,該條明定,IMF通常每年與成員國舉行雙邊討論。
格奧爾基耶娃說,「我們給中國的建議是,利用政策空間,幫助你們將增長模式轉向更多的國內消費,因為在當前環境下,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方式,即注入更多資金,是不會有成效的」。
她還說,中國人口老齡化和生產率下降,以及美國和歐洲的公司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都對中國的經濟增長起到了「抑制作用」。她又說,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問題也導致消費者控制支出。
她並指出,中國必須通過為購房者已經支付的公寓竣工提供資金,而不是救助陷入困境的開發商,來解決消費者對房地產行業的信心問題。
格奧爾基耶娃示警,根據IMF預估,北京當局若不進行結構性改革,中國的中期經濟增長率可能會低於4%。此前,IMF7月份預測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率為5.2%,2024年為4.5%,但該機構也已警告,有鑒於房地產業的萎縮,實際增長率可能會更低。
格奧爾基耶娃將敦促中國轉為促進消費為主的增長模式。(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