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心房屋法律制度》將自明(2024)年四月一日起生效。回顧現屆政府上場後,透過創設合理的房屋規劃制度,提出五階梯房屋規劃,旨在滿足不同群體的剛性住房需求。
相關法律細則近日在《政府公報》刊登,當中規定了夾屋的申請條件、申請人及家團成員的每月收入限額和資產淨值上限等,惟夾屋的呎價和用料,尚待當局進一步向大眾明晰。
夾屋售價高低影響著居民的購買意欲,綜觀現行的房屋供應,撇除橫琴新街坊滿足在琴工作居民的住房需求外,現時樓市下行壓力較大,部份私樓價格大幅回落,而市場亦存有一定的空置住宅單位供應,加之新城A區正在興建的公共房屋,在夾屋售價、用料未明的情況下,變相令夾屋在居民心中的吸引程度有所下降。
再者,近年本澳公共工程屢現質量問題,相信居民在公共房屋和私樓價格相近的情況下,或會基於免受維修保養的困擾和轉售限制等因素,而選擇購買私樓,有可能出現公共房屋“供過於求”的現象。
就著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下列三點建議:
一、建議當局儘早公佈夾屋的售價及建造物料標準:青年時刻檢視自身經濟水平,衡量購買房屋的需要,在現時樓市下行的背景下,雖說夾屋離隊並無罰則,但青年需要更詳閱夾屋的資訊如價格、建築物料等,以綜觀整個樓市的現況,評估自身的實際置業選擇。
二、擴大定價參考指標及區域範圍:夾屋定價將參考相鄰區域的私樓價格,惟首個夾屋項目位處偉龍馬路,價格參考的公平性及合理性令人存疑,建議當局擴大參考定價區域的範圍,例如研判以項目所處的堂區,或十八規劃分區作參考的可行性,作為擬定合理定價的基本指標。
三、縱使五階梯房屋規劃的構想是回應不同群體的住房需要,但樓價波動時有發生,容易出現構想與現實相違背的情況,建議當局及民間團體適時開展研究,探索不同房屋數量需求、售價指標及戶型比例等數據,尤其是短、中及長期的澳門居民需求路線,優化規劃並做好五個階梯間的有效銜接,助力居民上車,為宜居宜住創造有利條件。
澳門經濟民生聯盟主席劉家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