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車票

民主不是一張通往
15/01/2016
23750
收藏
分享
民主不是一張通往

台灣大選進入最後階段,外界普遍預測民進黨蔡英文能夠拿下勝利,成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完成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蔡英文的支持者多半來自青年階層,他們在台灣經濟發展衰退的時刻走入社會,在房價高企的時機組成家庭,卻沒有當年國民黨政府對軍公教人員的補助與優惠,這股怨氣不但發洩在國民黨身上,也發洩在對岸大陸的身上。

另一方面是勞工,當整體薪資沒有隨著物價上漲、工時與工作環境卻普遍惡化,近幾年包括公路收費員、關廠工人等勞工團體日漸激憤,這股得不到回應的怒火期待在大選中以選票發洩出來。

這是每一個政府頭痛的難題,政府要回應勞工與工薪族的訴求,勢必要槓上大財團,向企業加稅來應對福利支出。台灣從來缺乏鐵桿左派政黨,從草根出身的民進黨領袖其實也多半是中產階級以上,利用民眾對國民黨的不滿發跡,卻更傾向與財團合作,如果說國民黨政商關係應該被批評,這一點在民進黨身上也絕無二致。

台灣沒有左右,只有統獨,無論是蔡英文或朱立倫的經濟政策,對象都是扶助中小企業或企業轉型,期待靠一次選舉換來勞工心中的公平正義,實在想得太多,三組候選人也從未耐心說明,自己的保守右派政策脈絡,朱立倫承諾基本薪資至少30,000元(新台幣),蔡英文承諾修改最低薪資水平,宋楚瑜則甚至不知道非典型就業人士是甚麼。

民進黨與蔡英文,前年靠著對國民黨兩岸政策與經濟衰退的民怨取得如今的聲勢,將勞工的苦難歸結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口號動聽感人,然而當選後這個邏輯與因果又終將被拆散,變成兩件事兩種邏輯,勞動法規如果沒有公務員敢落實,企業不被開罰,勞動環境只會每況愈下,工薪族的不滿不會消失,對國民黨的不滿也會轉移到民進黨身上。

政府跟財團有多近,就離勞工有多遠,這個距離決定了政策。民主不是一張通往幸福的車票,韓國有「七拋世代」,台灣也有「不敢作夢的一代」,民進黨或許勝券在握,但台灣人的幸福與夢想卻不會如期到來,民主的最大作用,應該是讓公共政策有合理辯論與選擇的空間,當藍綠不肯說出政策背後的邏輯與角度,那麼民意的好惡也難有是非的評價。當政治人物用口號代替理性的思辨,用煽情的語言取代政見的推廣,政黨輪替就只剩下「抓交替」的功能,所有的艱難都在選舉後,不論是兩岸關係、台灣經濟或政治改革,所有台灣人都需要共同承擔。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