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經濟過去都是本地一大特式,五光十式的澳門夜生活向來都吸引很多旅客;不夜城這個詞在小城充滿著另一個天堂的生活模式,這個特式比很多地方都安全及好玩。我從小在這長大很了解本地同胞也一樣喜愛這種生活習慣,本地人都會知道夜生活對生活及經濟多麼重要,今年疫性復甦後對本地經濟影響一直一步步在回復,由旅遊業帶動回來的旅客一直上升到每天八至十萬人次,今天剛是暑假完畢。同學們都正式上學了,平日的旅客量一定會減退一點,希望星期天的旅客能持續保住入境量推動經濟。
上星期剛颱風完結跟朋友走了去北區美食匯聚的陸陽花園附近晚飯,因為跟三個家庭朋友的店品嚐美食,我們一共十多人一起到十點半,但看到是十點後餐廳的人流已開始離去,店內只有兩枱客人共六人, 老闆朋友說這情況比以前十點後來的客人一直小了很多,他說以前由七點開始來吃晚飯的客人到十點後第一批,十一點前會有第二批客人來夜宵一直到零晨二點多都有客,但疫後本地夜生活都不太好,再加上星期五到日的本地居民會往珠海晚飯及夜生活多了,本地夜班員工又減小了一大批,令到之前來夜宵的客人小了一大部份,令在星期天的晚上八點多,在皇朝區的小店吃日式菜,可能是日本核汚水影響嗎?全店只我們四人,店員都說晚上生意一直都不好。兩間店的老闆都說我們小企要如何轉型,如何吸引旅客來店,這個轉型不是簡單的事,但他們心也很痛苦不知如可對應,他們都做了七至八年生意。看著經濟如此,地點不是什麼旅遊區,是自己的餐店不吸引本地或要去迎合旅客,要把餐廳名字及菜單也改變嗎? 如何改造配合呢轉型好 ?
澳門會展產業聯合商會會長 盧宏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