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本澳傳媒報道,通車已逾三年的輕軌氹仔線,至今輕軌馬會站與柯維納馬路交通樞紐相連的平台仍未正式啟用,站外扶手梯及電梯均被水馬圍起,更有內部人士爆料,疑似因是設計不良導致無法使用。對此,輕軌公司前日僅表示會對柯維納馬路交通樞紐及相連平台進行優化,至於未曾啟用為何進行優化,輕軌公司未置一詞。
一直以來,輕軌都是澳門公共工程最被詬病的一塊。不僅工期延宕且不斷追加預算,通車至今使用率也不佳,導致市民對輕軌工程的信心低落。歷經多屆政府,輕軌系統目前正在進行輕軌東線及氹仔線延伸至媽閣站的施工,未來也會受到廣大市民的檢驗。
柯維納交通樞紐部分設施在2019年12月隨著輕軌氹仔線通車而啟用,馬會站相連的交通樞紐平台大部分區域被水馬圍起,有內部人士爆料稱,平台外圍的圍欄僅以數條金屬條包圍,所以需用水馬圍起。而站外扶手電梯與平台之間有一道裂縫,存在安全隱患,而扶手電梯與電梯距離過近,恐造成人潮聚集,屬於設計問題。
對於外界的質疑,輕軌公司僅表示會加以「優化」,卻未說明存在甚麼問題,給外界一種不證自明、心中有數之感。然而一個花費百億的工程,卻一放放三年有問題不解決,一句說明都沒有,甚至連優化工程具體優化甚麼?花多少錢?時間多久?都沒有交代,要市民怎麼能不生氣?
輕軌公司稱,相關改善優化方案的設計近日已獲特區政府工務部門審批,意味輕軌公司可啟動相關工作。外界也好奇,相關過程是甚麼?前因後果為何?設計方案改進了甚麼問題?似乎也都不需要向公眾交代。至於究竟是否是設計缺陷?問題是如何發生?是否有人問責?市民自然也是只能問天了。
要重建市民對公共建設的信心,獲得民眾的支持與理解,需要當局盡可能的公開透明,出現問題時站出來釐清情況,說明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問三不知,能不說就不說。輕軌建設攸關重大公共利益,請當局及有關部門即時出面說明,釐清問題所在,釋除民眾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