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直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屬臨牀常見疑難病,有研究指可能是與環境、免疫、腸胃菌落及遺傳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加上現代人飲食西化,熬夜或工作壓力等問題而導致,本病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潰瘍性直腸炎主要發生在直腸粘膜層,以潰瘍糜爛為主要病理表現,常見左側腹部絞痛、腹瀉、排便時帶白色黃色分泌物、時好時壞、偶有腹脹腹痛、食慾不振、長期下來體重減輕等。潰瘍性大腸炎病者也可能發生便秘,便秘可能造成陣發性腹痛和脹氣。
若已使用過生物製劑或類固醇等卻未見明顯改善,或不接受其副作用者,可考慮讓中醫介入,不少報導指服用中藥的患者均感滿意療效,而且見效快,部分患者服藥一兩天已無腹脹或絞痛,約一星期大便已回復成形、無血及無黏液。治療上,中藥可針對局部糜爛、潰瘍等病理改變,通過辨證後給予不同治療,如清熱化濕、解毒涼血、斂瘡生肌、活血止血等藥,口服或灌腸皆可。常用藥物有清熱化濕解毒類的黃柏、黃連、苦參、大 黃、黃芩等;活血化瘀止血如雲南白藥、三七粉、白及、五靈脂、蒲黃等。另外配合針灸或外敷用藥後更有喜出望外的效果。必須注意,患者應遵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切勿自行停藥或減藥,平時應保持愉快心情。
執藥中醫及針灸師,澳門中醫藥學會理事呂澤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