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貓、狗、爬蟲或雀鳥,我們應該無分動物的種類,加以尊重,因為牠們不止是寵物、玩伴,更是活生生的生命。很多領養者都表示:「領養動物就如救了一條生命,其意義比起購買大得多。」一直推廣「領養代替購買」的澳門愛護動物協會(下簡稱ANIMA),每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都會在不同社區舉行「領養日」,希望藉此提高收容所的領養率,同時讓更多的市民了解ANIMA的工作,還提供了一個給廣大市民親親小動物的機會。
當日共有九位義工出席「領養日」活動,每人都有不同收穫。(林少洪攝)
《力報》義工團隊早前派出五位義工協助ANIMA舉行「領養日」。當日在氹仔花城公園共有七隻狗仔供市民領養,雖有不少市民上前與狗仔玩耍,但最後還是一隻也沒有被領養,而前來詢問的,亦是以領養貓為主。而是次「領養日」ANIMA共收到兩份助養動物申請表以及一份義工申請表,同時得到不少市民慷慨解囊。ANIMA表示,2015年度共舉行了11次領養日,共有81隻狗出席,但只有12隻被領養,而截至去年11月底,協會共拯救了364隻動物,當中有165隻被領養。
Eeny活潑好動,與媽媽及三兄弟在地盤生活,但媽媽突然失蹤,地盤的工作人員亦無法照顧牠們,因此向Anima求助。
Spring好動,跟三位兄弟姊妹被人遺棄在ANIMA對出的路口,現剩下Spring等待收養。
市民對貓較感興趣
市民湯小姐本身有養貓,在社交網站上見到ANIMA有領養活動,特意過來支持,打算領養一隻貓,身體力行以 領養代替購買;而當日申請做義工的袁同學表示,家中已養有一隻狗,家人拒絕飼養更多,因此希望透過做義工去幫助其他「小毛孩」,足見她對動物的愛心滿溢。
Buster對大人或小朋友都很熱情。(林少洪攝)
湯小姐正在查詢領養貓隻事宜。(林少洪攝)
義工期望為「毛孩」找一個家
在ANIMA做了兩年義工的鄧同學,每一次的「領養日」都會幫忙,希望能為「毛孩」們找一個家。她表示,即使無法領養,也願意捐款,盡一點力量。兩年的義工經歷中,最令鄧同學印象深刻是一位來澳工作的北京阿姨,當時她負責照顧在車場生活的狗狗Nizie,後來因為工作原因需要返回內地,離開之前,她擔心沒人照顧Nizie,多次哭著提醒義工要經常去車場看牠、多關心牠,時至今日, 那位北京阿姨仍與鄧同學保持聯絡,了解Nizie近況。
Nizie聰明,動靜皆宜,對人親切,牠一直生活在某露天車場,但多次因皮膚病復發需要在ANIMA接受治療,最後因為皮膚病問題,決定接收牠到收容所,現在已完全康復。
救救小毛孩
為了讓大眾了解到本澳流浪貓狗的慘況,加深對飼養竉物的認知以及對生命的責任,《力報》義工組成「毛孩救兵」團隊,四出採訪及參與動物團體的各項行動和義工工作,歡迎大家加入,與我們一起「救救小毛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