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誠(2378)近期風波不少,除了有財務顧問因不當言論而引發爭議外,公司財務總監早前亦因涉及違反招聘守則而主動辭職,該消息一度拖累公司股價受壓。雖然公司管理層面上出現負面消息,但旗下保險業務則剛好相反,表現頗為正面。
回顧首季業績,保誠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按年升35%至15.59億元(美元,下同);新業務利潤按年升30%至7.43億元。期內香港業務當中,本地客戶及內地旅客的保費銷售額均有強勁增長。
花旗在報告中表示,在中港重新通關及香港離岸保險銷售復蘇的支持下,保誠香港業務於首季按年增長326%,期內公司在港的首年標準保費(APE)市佔率由去年的5%升至13%,而當中離岸市場份額(即內地旅客業務)則佔27%, 壓過友邦(1299)的24%排在首位。該行提到,與同業相比,保誠擁有更大的離岸、代理及經常性保費組合;而每張保單的平均保費加,亦反映了較高的初始跨境儲蓋流量。
該行引用香港保監局數據,印證對今年香港保費表現的樂觀預測,亦相信首季離岸業務已基本回復,甚至已高於疫情前水平。該行略為上調保誠2023至25年每股盈測,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149.59港元。
保誠收報110.2港元,升5.3%。
在中港重新通關後,保誠首季內地旅客業務成功搶得市佔率第一。 (RTHK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