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亞洲進口增長11%

但從中國進口佔比降至50.7%
25/04/2023
26011
收藏
分享
但從中國進口佔比降至50.7%
但從中國進口佔比降至50.7%
但從中國進口佔比降至50.7%
但從中國進口佔比降至50.7%

出口美國的亞洲國家中,中國的佔比持續下降。 (美聯社圖片)

越南製造將在供應鏈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網絡圖片)

財新報道,咨詢公司科爾尼近日發布年度《美國製造業回流指數》報告,當中指出,2022年,美國從亞洲14個低成本區域的進口總額同比增長11%,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但中國(包括香港)在這之中佔比萎縮到50.7%。

報告統計的14個亞洲低成本地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地區、台灣地區、馬來西亞、印度、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柬埔寨。

201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在亞洲低成本區域進口總額中佔比70%。因中國勞動力成本提升,一些企業生產足跡從中國向外轉移,該比例緩慢下降,到2018年下降到65%。受關稅問題和疫情影響,近年來中國佔比加速下滑,2019年至2022年的比例分別為59.0%、56.2%、53.5%和50.7%。

越南佔比逐年增長

在中國佔比下降的同時,臨近的低成本「亞洲替代供應鏈」補足。2022年,越南在其中的比例增長1.2個百分點至11.8%,印度增長0.4個百分點至7.9%,台灣增長0.6%百分點至8.7%,泰國則增長0.5個百分點至5.5%。

科爾尼稱,各國在其中佔比的波動,主要受消費電子、服裝紡織等行業的企業遷移影響。在消費電子產品行業,隨著產業鏈體系在東南亞的逐漸成熟,蘋果和三星等公司已經將部分生產從中國遷往越南和印度。中國台灣仍是半導體龍頭,印度也在想要取代部分中國製造。

柬埔寨布局半導體元件

一些傳統工業化水平較低的國家也希望在全球供應鏈重塑中獲益。2022年,柬埔寨宣布將汽車和電子行業確定為重點產業,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資超過20億美元促進產業發展。柬埔寨打算成為汽車和電子元件的生產中心,從生產簡單的零部件開始,逐漸向生產更高價值的零部件發展。

柬埔寨對美國電子產品出口基數小,但增長極快。2018年至2022年期間,柬埔寨對美國電子產品出口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28%。與泰國、越南和印度一樣,柬埔寨也成為半導體製造業從中國大向外轉移的早期受益者。

化工業仍依賴中國

同時,愈來愈多的企業規劃回流美國本土。根據科爾尼對製造企業高管調研,很多企業被美國鼓勵本土投資的政策吸引,包括《通脹削減法案》的清潔能源條款鼓勵美國國內電動汽車行業發展,《晶片法案》鼓勵半導體行業回歸美國等。

科爾尼強調,一些基礎行業尚不具備回流可行性。例如成本壓力巨大的化工行業,儘管疫情期間從中國向外轉移的趨勢,隨著中國經濟的復蘇,基礎化學品行業重新回到中國,並對中國更加依賴。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