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結構性失業需具針對性

學者:辦「工專」學校供專業培訓服務
19/04/2023
33078
收藏
分享
學者:辦「工專」學校供專業培訓服務

澳門的結構性失業問題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表示,某些行業在市場上消失,導致市場暫未有能力消化部份工人的勞動力。

過去澳門有製衣業、手工製造業,但隨著博彩業的蓬勃發展,同時因應國家的發展,這些本應在澳門發展的工業慢慢將重心轉移到國內的,導致這些行業在澳門市場上逐漸消失。大部份本澳勞動力公司轉移到酒店業、餐飲業和博彩業上。無可否認情前,這些行業確實吃香,薪資、福利和待遇亦能滿足本地僱員的需求。

直至澳門經濟歷經三年疫情的摧殘,期間突顯產業單日的嚴重性,經濟逐步衰退,導致半路出現失業率不斷飆升的情況。隨著今年疫情措施,逐步放寬,不少僱員想回流到原先的行業崗位,但實際上這些行業未必會重新聘請大量的本地勞動力。

葛萬金直言,近幾年,政府大量削減外僱名額約40,000人。無奈目前大部份本地僱員,他的工作能力、年齡和學識未必符合行業的最新需求,變相不少行業均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因此,現時澳門政府的經濟發展計劃重心轉移至四大產業,包括金融、旅遊、中醫藥和科技的發展,務求以多元經濟發展,助力本地僱員能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

政府或社會各界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葛萬金指出,由於新技術的出現,很多職位需求發生了變化,需要持續學習新技能以保持就業競爭力。然而,求職者缺乏這些技能,成為失業的主因之一。

現時,政府針對結構性失業的問題,只能最大能力的舉辦一些招聘會、「帶津培訓」課程等計劃,但這些辦法未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葛萬金形容有關課程「水流流」,直言「大部份學員上堂基本上都係吹吓水,傾吓行業現況等,甚至有啲學員教返個導師轉頭」,只因參加培訓計劃的學員大部分具有豐富的資歷。因此他認為「帶津培訓」應該更具針對性和專業性去解決求職者需求。

他認為政府需提供更多的培訓課程和工作機會,設立職業培訓所、「工專」技術學校等,另有需要的求職者經過學校的專業培訓,獲得某些行業的專業知識,有利於提高自身競爭力,最後成功轉業。

葛萬金建議政府設立職業培訓所、「工專」技術學校等,幫助民眾轉職。 (資料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