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結構性失業問題,議員林宇滔引用官方統計數據指,去(2022)年月收入不到1.2萬元的本地全職僱員人數比疫情前(2019年)增加約3,500人,且同期月收入20,000至40,000元的本地就業人口,卻減少近1.7萬人,跌幅達17%,反映本澳收入下流問題仍然嚴峻,長年的結構性失業問題未見解決。
他稱,政府一直強調「推動居民考證、提升就業技能」,去年勞工局開辦超過950個技能培訓課程,參加人次超過20,000,但完成培訓課程後能成功轉業的比例極低。另外,近年大力推動的預制件工程技術為例,勞工局也針對性地開辦「裝配式建築吊裝工帶津培訓課程」,在現時長者公寓及新城公屋多個採用預制件技術的項目仍在動工且聘用大量外僱的情況下,最新一期18位學員在完成課程及獲發證書後,當局竟然無法安排學員參與任何「吊裝工」的職位配對,只提供地盤雜工、服務員或清潔工等不對口且薪酬較低的配對職位。
林宇滔對政府有何切實措施確保有志轉職並積極提升自身技能的居民,能獲得與技能對口、有發展前景,以及合理薪酬的就業配對機會等問題提出疑問。
而在民生經濟方面,因疫後旅遊業開放及「澳車北上」等政策出台,本地居民消費外流明顯,不少非旅遊相關的民生區商舖或行業,生意未見起色,甚至較疫情期間更差。對此,他亦想了解政府有何實質政策,將目前過分集中的旅遊區旅客分流到不同區域,提升本澳旅遊質量和體驗的同時,推動不同行業和各民生區的經濟復蘇,從根源上解決結構性失業的問題。要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通過創新和多樣化的方法來推動澳門地區的經濟發展,擴大就業市場,鼓勵更多人參與到澳門經濟發展當中。
議員林宇滔認為,澳門長年的結構性失業問題未見解決。(林嘉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