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輸美貨運量按年跌三成

中國跌幅逾四成最大
18/04/2023
28457
收藏
分享
中國跌幅逾四成最大
中國跌幅逾四成最大
中國跌幅逾四成最大
中國跌幅逾四成最大

巴約納大橋(Bayonne Bridge)建成後,美國東岸港口愈見繁榮。 (維基百科圖片)

3 月中國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輸量大幅下降四成。(美聯社圖片)

受到歐美經濟衰退及零售業庫存壓力等因素影響,今年3月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貨運量按年大跌31.5%,其中中國發往美國的貨運量更年減超四成,創三年來新低。

日經新聞報道,美國調查公司笛卡爾數據公司(DescartesDatamyne)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輸量為121萬7509個(按20英呎貨櫃計算),同比減少31.5%。降幅較2月(29%)有所擴大。傢具類、玩具、體育用具和鞋類等的運輸量減少一半,貨物運輸持續停滯。

傢具類產品下跌近五成

按產品類別來看,運輸量最大的傢具類產品,較上年同期下降47%,導致整體數字被拉低。傢具類產品運輸量劇降原因,與長期通脹導致消費者心理惡化有關,此外住宅市場的不確定性,也導致傢具產品的需求低迷。

中國輸美貨物佔比創三年新低

按地區來看,報告統計對象的亞洲十個國家和地區,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輸量全部均低於上年。例如亞洲運輸量市佔最高的中國,3月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輸量大幅下降四成,減幅連續第七個月達兩位數,市佔降至53.1%,是2020年3月以來最低。東南亞國協(ASEAN)貨櫃運輸量也大幅萎縮,其中越南大減31%、泰國大減32%。 

日經新聞引述大型貨櫃船企業的負責人表示,「感覺貨物量減少,競爭日趨激化」。

東盟存在感逐漸增強

日經新聞此前指出,中國發往美國的貨櫃運輸航線的存在感迅速減弱,原因在於2018年前後開始的中美貿易摩擦出現激化。到目前,對中美摩擦和台灣發生緊急事態等的警惕性依然很強,這是來自中國的運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另外,東盟發往美國的貨運量正在持續增加,2022 年的份額達到23.5%,創自2000年以來新高。截至2023年2月,佔比保持在23.4%。

除了中國生產外移的因素之外,美國東岸港口的繁榮也是原因之一,去年中以來,在東海岸卸貨的佔比正在增加,東海岸最大的紐約新澤西州港口2017年建成了巴約納大橋(Bayonne Bridge),大型貨櫃船可以到達所有站點。2016年該港口的處理量約為625萬個(按20英呎貨櫃換算),2022年增至約950萬個。有分析則指,東南亞國家精蘇彞士運行前往美國東岸,比前往西岸卸貨更快速。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