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開始,澳門人終於可以選擇在室外和多數室內場所除下口罩,象徵社會的真正復常。
不過,措施實行的首幾天,多數人反應謹慎,街上戴上口罩的人仍然十居八九。原來,經歷三年疫情,不少人不僅習慣了戴口罩的生活,還發現了當中的諸多好處,像可以減少感染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男的不害怕沒「剃鬚」,女的不怕沒化妝,大家外出前對儀容的照顧時間縮短,而且口罩可以掩飾表情,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安全感,現在不戴反而不安。所以,疫情對社會心理和個人習慣的影響,不可能是一句「復常」就可以消餌的。
其他同樣需要時間復元的,其實比想像的多。最近澳門旅客和賭收急速回升,經濟困局有明顯改善,但地緣政治風險、環球經濟衰退憂慮,加上歐美需求放緩,在之後可能仍會對中國出口造成影響,經濟隱憂仍然存在。今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澳門的總結聲明就指出,考慮到目前顯著下行風險,澳門當局應採取一系列的逆周期經濟措施,例如應該精準的以現金補貼扶持最弱勢家庭、鼓勵創造就業機會,籌劃尤其是對青年的就業安置和匹配工作。
所以,我們在可以除下口罩再次展現笑容的同時,大概還要謹慎前行,面對接下來的眾多挑戰。
公民力量會長林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