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何不打造一個「貓奴聖地」?
01/03/2023
36500
收藏
分享
【社論】何不打造一個「貓奴聖地」?

市政署昨日邀請傳媒走訪優化過後的路環市政狗房設備,整體收容空間將增加近四成半,新的收容設備與空間,希望能為澳門的流浪動物提供更舒適的中轉站。

當局目前提倡「捕捉、絕育、領養」(TNA)模式,對捕獲或被遺棄的犬貓,市政署在進行體檢、防疫注射、植入晶片等後,健康及性情穩定的犬貓經絕育後均開放領養。

當局表示,去年市政署犬貓領養數字因疫情影響按年稍減170 多隻,回落至497 隻。至於健康狀況或性情不適合領養的動物就會人道毀滅。市政狗房統計資料顯示,去年人道毀滅犬隻136 隻,貓79隻。顯然,若能提高領養率,便能減少人道毀滅的數量。

從公布的多張相片可見,當局為妥善照顧收容救治的流浪動物付出許多心力與人力,毛孩在這個中途之家得到救治與安慰,部分幸運的還能夠找到生命的下一站,找到愛牠的新主人。

能夠受到救治的毛孩無疑是幸運的,但在收容空間有限、領養數量下降的情況下,不少毛孩需要接受人道毀滅,狗房從中途之家變成終點站。TNA 模式需要社會源源不斷的領養,若市民領養數量減少,需要人道毀滅的動物則會增加。這也是愛護動物的社會不忍心見到的。

領養數量追不上流浪動物的數量,儘管領養數字不俗,但其中很多是動物保護團體領養的,經過三年疫情的打擊,不少動保團體負擔加重,未必有條件再收養更多被遺棄動物。

一直以來,動保團體多辦建議絕育放回的「TNR模式」,一方面同樣能減少流浪動物數量,一方面也不需要更大的收容空間。有關建議當局以未有條件執行而拒絕。

其實, 未嘗不可以考慮先從流浪貓開始實行「TNR 」,找尋合適地點作為流浪貓聚落,如台灣新北市猴硐「貓村」一樣,打造一個「貓奴聖地」,也能成為吸引人氣的旅遊景點,讓貓大人也能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出一份力。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