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8日實施免核酸通關政策後,近日澳門入境旅客顯著回升,為各行各業注入活水,而隨著出入境政策和旅遊限制的穩步放寬,過去三年飽受疫情衝擊的會展業,亦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回顧本澳會展業的發展史, 回歸後,會展業定位為當時新興及著力扶持發展的產業之一,特區政府透過十多年的扶持以及業界自身發展,會展業在疫情前,有著不錯的發展,是本澳產業結構的重要一員,但疫情重創了本澳的會展業。疫情前的2019 年全年, 澳門舉辦了1,536 項會展活動,與會者及入場觀眾200.3 萬人次。自疫情爆發後,本澳會展業一落千丈,當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去年第三季,本澳舉辦會展活動僅70項,與會者及入場觀眾跌至34.1 萬人次。至於會議及展覽,無論在活動規模、與會人次、從業人員及行業增加值均較疫情前有明顯的下降。
相較於會展活動的大幅縮水, 更可怕的是行業人才流失嚴重,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去年4月發表調查報道指,有七成會展商戶表示疫情期間員工自然流失率高達六成,業界擔心人才流失嚴重,未來即使復市,亦會出現人手不足的問題。
有見及此,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昨(10)日與本澳多個會展業商協會舉行會議,共同籌劃2023 年的行業發展大計。
貿促局代主席余雨生在會上提出,當局將爭取在今年舉辦700 至1,000 項會展活動,務求恢復至疫前一半或以上數量。在拓展國際客源方面, 今年首季將遠赴葡語國家、東盟地區作海外推介。同時,疫前本澳會展業界定期參與的海外會展行業展覽,也陸續加入到今年工作日程,助力拓展國際客源。
與會的會展業界代表均表示, 免核檢通關、便利商務簽注等利好政策為本澳經濟、會展及商務活動的舉辦打下強心針,2023 年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對澳門會展前景充滿信心。
會展業是過去十年澳門發展較快的新興產業之一,亦是特區政府 「1+4 」適度多元發展策略中,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之一,期望特區政府能就行業特性推出具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及短、中、長期措施,以支持會展業的復蘇及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