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全世界目光的注視下,美國將舉行第58屆總統大選,希拉莉和特朗普當中一人將成為白宮的新主人,為這場長達一年、充斥著醜聞作秀造謠抹黑的選舉鬧劇畫上句點。
美國總統大選一向不缺乏戲劇性,但是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坐穩西方自由世界領袖地位以來,從來沒有一場總統大選像今年這般,令美國社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分裂甚至對立,令世界對美國民主的想像如此黯然無光。英國《經濟學人》引用最新數據稱,今日的美國竟然有四分一的千禧世代(1980年後出生)年輕人認為民主政治不足取,而《紐約時報》的民調則顯示,逾八成受訪者對是次大選深感厭惡,認為兩個候選人都不應成為總統。一場大選令美國人對國家的自信跌落至2003年小布殊發動伊拉克戰爭以來的最低點。
自2008年以來,美國的選民愈來愈依賴數位媒體獲取資訊,社交網站利用演算法,向消費者不斷「餵食」符合他們價值取向和認知偏好的訊息。無論是特朗普鼓吹性侵女性的音頻,還是希拉莉在活動現場暈倒的影片,每一次相關報道的轉發、點擊觸發無限商機,競選變成有利可圖的生意,候選人變成被過度包裝的商品,美國選舉變成名副其實的受眾政治。競選活動的目標不再是理性探討政綱,而是用盡手段煽動民眾參與的熱情。競選宣傳都試圖用最煽情的論調,操弄民意,甚至不惜在網絡上散播於對手不利的虛假謠言,而民眾又被兩極化的宣傳所鼓動,再加上數位及傳統媒體鋪天蓋地、24小時不間斷的報道,令對立分裂變成美國人生活中的常態意識。
透過全球資訊傳播,這場大選的過程呈現在全世界面前顯得格外荒誕不經。一個絲毫沒有從政經驗的電視真人秀明星,僅靠口出狂言,竟一路過關斬將,成為自稱為「自由世界燈塔」國度的元首候選人。他無數次發表仇恨、排外言論,完全不符合美國長久以來宣揚的多元、平等價值觀。而他的對手則是名副其實的「變色龍」、「雙面人」,連自己是否支持自由貿易協定都說不清道不明。
經歷過這樣的大選, 無論誰當選下一任總統,對內都必須面對國會黨派加劇對立、社會嚴重分裂的政治現實,對外則不得不全力修復美國民主崩壞的形象,重塑白宮在盟友和對手面前的威嚴。而如果特朗普真的勝選,美國奉行數十年的價值觀外交及奧巴馬政府締造的所有具正面意義的外交遺產,都將付之一炬。屆時將不止是美國選民,而是全世界都要為這場醜陋的大選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