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中下旬,回歸、冬至、聖誕一系列公眾假期,從前都是市面暢旺,節日氛圍濃厚。今年聖誕假期前後的這一周,因為突然放棄當日為「清零」目標訂定的種種限制,澳門終於面對首波疫情大爆發。一兩周之內,一般人身邊都有大量同事與朋友病倒在家,不少店舖無人上班,市面蕭條,各大超市、藥房貨品被迅速搶購一空,送貨車手短缺,竟致在家叫外賣者一「粥」難求。最令人難過的是,不斷傳出醫院急診超負荷、醫護疲於奔命帶病上陣、患者要長時間躺臥在過道候診,每天都有確診者不幸去世的消息。
澳門與疫情纏鬥了三年,當中大部分時間因為「清零」的區隔有效而風平浪靜,可以仔細觀察其他地方疫情大爆發時的處理經驗。居民即使對政府有批評,但長期配合政府政策,「618疫情」時明顯刑罰過當的「口罩令」和「禁足令」,絕大多數市民都主動遵守,社會穩定得近乎沒有風險,政府捱了三年賭收大跌庫房仍有5600多億財政儲備,這一切條件都是其他地方求也求不來的絕佳基礎,可以為平穩開放、重新與世界接軌時做得漂漂亮亮作最好的準備,明明手上「張張好牌」,結局卻是疫情一爆發,居民叫苦連天、政府狼狽應對,委實令人費解。
現在,經歷了兩周的大混亂,第一批受感染者不少都已康復可以返回工作崗位,但依其他地方的經驗,我們每個人與病毒「無遮無掩」的正面交鋒才剛剛開始,澳門疫情可能還會有第二、第三波的爆發。希望政府認真檢視不足,確保下一波疫情到來時社會有足夠的準備。這次社會大亂,除了各類藥物儲存不足,另一大原因是當局在疫情大爆發後突然修改標準,每天只公佈幾十宗入住衛生局隔離醫療設施的「確診數字」,不透露在健康碼系統上報的陽性感染個案,一方面令公眾失去信任,也同時令公眾在不透明的疫情訊息中失去自我監測環境的能力,從而無法自覺主動配合好防疫工作。希望政府儘快公佈陽性感染數字或估算的數字,做好大數據分析工作,與居民坦誠交流群體免疫的真實狀況,令有能力的人,可以自己在下一波疫情來臨以前做好打疫準備,政府只要集中救治最需要醫療資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