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一張截圖顯示,內地某醫院內一名中青年護士發熱後一周餘現輕度胸悶憋氣,指端血氧飽和度下降,查胸片已接近白肺,引發公眾關注。更有人猜想,大白肺源於奧密克戎之外的毒株感染,包括新冠原始毒株。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27日對此表示,所謂「白肺」與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種沒有關係,且當前的流行優勢毒株仍然是奧密克戎毒株。
焦雅輝介紹,肺部是由肺泡組成的,肺泡裡充滿空氣,進行CT或者X線檢查時,射線穿過肺泡,影像表現為黑色區域。但當肺泡裡出現炎症或感染,有滲出液和炎性細胞的時候,肺泡就被這些滲出液和炎性細胞所填充,射線穿不透,在影像學上出現白色區域,「並不是說肺臟組織實體變成了白色」,隨著滲出液的吸收、炎症的消退,白肺的表現也會逐漸消退。
焦雅輝指出,並不是肺部出現炎症就叫「白肺」,白肺是比較嚴重的肺炎表現,一般白色影像區域面積達到70%至80%,在臨床上口語化稱為白肺。這個階段,患者會出現低氧血癥或呼吸窘迫。這類患者在臨床上,尤其是高齡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現,但是佔比非常低。目前網絡上所說的「白肺」,有的未達到嚴重程度,就誤稱為白肺。
焦雅輝指出,網絡上說的「白肺」,有的並未達到嚴重程度。(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