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昨日出席立法會辯論明年度社會文化範疇施政方針時,就被多名議員問到如何推動本澳高校開展多元化、優質教育服務,以及促進高等教育市場化發展。她以澳門大學、旅遊學院及理工大學為例,三間公立大學分別在國際高校評比中均處於靠前位置,反映本澳高校知名度與競爭力已不斷提升,但承認市場化發展確實仍須加強。
澳門高等教育市場化的提出有着資源、治理方面的背景,從高等教育經濟的角度而言,具有積極的意義。正如澳門理工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高等學校張紅峰副教授所建議,澳門高等院校應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拓展辦學空間,與灣區的高校共享資源、相互協作,方能達到共贏共生的效果。
此外,院校之間或院校內部可以整合學科的優勢,借助雙學位課程、主輔修課程制度的確立,通過複合型人才的培養,促進跨學科人才培養。如葡語學科可以和旅遊管理、大數據物聯網、中醫藥等學科相互整合,形成「語言+文化+學科」的複合型人才培養方案;信息科學和商貿金融相結合,培養未來發展數字金融的跨專業人才。
也可以將這些優勢學科資源靈活地整合起來,構建跨學科聯合實驗室培養人才,利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契機,實現學科融合創新。院校則須持續優化師生比,引進海內外優秀師資,提升教研質素。同時,特區政府應推動公立院校擴大招生規模,鼓勵院校在重點學科和跨學科領域加大碩、博士生的招生力度。
自回歸以來,澳門高等教育發展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期望在特區政府的帶領下,在全澳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構造出一幅更加利於澳門高教未來發展的全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