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出生人口去年只有5,000多,創十多年新低。如果澳門少子化的問題持續惡化,將影響澳門經濟發展並將削減整體競爭力。造成澳門出生人口下降的成因多樣,包括居民收入不穩和減少、青年人婚姻觀弱化、育兒經濟負擔重、親職教育的既有困難等等。吾敢生、生得少的問題在西方和中國內地亦都存在,儘管這或許是一個固化的趨勢,但各地仍然不斷加碼鼓勵生育政策,以期延緩少子化的問題。早前,國家衛健委等十七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從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住房保障等七方面提出20項具體措施。澳門也應該學習國家經驗,下決心強化鼓勵生育政策。針對此,筆者有一些建議:第一,妥善做好新賭牌競投工作,提升社會對經濟前景的穩定性和信心;第二,提升父母首胎出生津貼各為7,500元,對於第二胎或以上的再增加一倍津貼額。第三,向每名六歲或以下兒童發放每月800元的養育現金津貼。第四,把產假報酬補貼措施恒常化。第五,對生育三胎或以上子女的公屋申請家庭給予傾斜性加分。第六,在公共廣播電台廣泛播放鼓勵生育的生動性宣傳短片。第七,按地區實際需要增加托額,推動社團設立幼童日間暫托中心。第八,盡快恢復疫情前家傭入境的安排,加快家傭回流本澳。鼓勵生育並不容易,政策也不會立竿見影,需要更大力度、持之以恒提升居民生育意願。
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監事張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