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11月11日公布優化防控措施,特區政府亦緊隨將入境隔離期由「7+3 」調整為「5+3 」,即「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入境隔離期的放寬,亦體現國家對疫情的演進變化趨勢,有更科學精準、更與時俱進、更合適的防控措施。
但本澳入境隔離期修改,亦意味紅碼人士與一般市民的接觸機率會隨之上升。紅碼人士居家隔離的實際條件、核檢站執行對紅碼人士的核檢流程、出行對社會面的接觸機率等,均必須要審慎評估及嚴格監管,避免稍有漏洞,會造成社會面傳播的隱患,這將考驗特區政府的應對能力。
例如現時本澳有14個核檢站設立紅碼專道,紅碼人士到場時,核檢站將會暫停一般核檢服務,待紅碼人士完成採樣場所消毒後才繼續進行一般核檢,這個措施是保障市民與紅碼人士的分隔,但同樣會增加一般市民在核酸站逗留的時間。建議當局可考慮設定紅碼專道每日固定開放時段,紅碼人士在指定時間內到場完成,這樣更能減少一般市民在場等候的風險,同時核檢站亦有更充足時間進行消毒。
另一方面,相關指引亦列明紅碼人士及其家屬在居家隔離期間的家居及出行要求,由於實際執行全憑相關人士的自律性,當局更應加強對其說明所有指引的規定及具體做法,及倘無依指引遵守所需負的法律責任。
筆者認為紅碼居家隔離問題不大,最大的問題在於監管的力度及整體措施在實際操作上的預判及準備,冀當局做好監管,才能避免萬一出現疏忽而令社會面出現案例,讓全澳市民及政府要共同承擔後果。
民眾青年會常務副會長 陳茵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