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主任田翼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大灣區工作委員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澳門港澳台發展研究協會今(14)日發布跨境社區治理機制研究問卷調查報告。是次調查以電子問卷的形式開展調查,最終共回收調查問卷490份,符合居住內地及經常往返珠澳兩地的問卷為216份,其餘為只居住在澳門的居民合共為274份。受訪居民中以女性佔大比數,其中需往返珠澳的有66%,在職人士有83%,粵澳跨境生活達24個月以上佔61%。
調查顯示,橫跨粵澳兩地生活的澳門居民在跨境法律服務、社區勞動就業服務、跨境公共服務滿意度平均值只有37%。其餘社區基礎設施、社區文化體育服務、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社區社會保障服務、社區公共安全服務、社區公共安全服務合共五項服務均未超過60%,平均數值在50%左右。
在與當地社區的融合度方面,喜歡本地、適應本地生活習慣、接受文化差異、接受語言文字的差異均超過90%,惟獨當地朋友圈只有68%,熟悉內地法律及政府政策最低,為59%;至於居民社區身份認同感,非常高的只有29%,較高為39%。
與社區結構接觸方面,問卷設置了黨建辦、居委會、物業和業委會以及澳門4間社服團體所設的服務駐點等合共12間機構,橫跨粵澳兩地生活的澳門居民接觸機構超過3個以上(不包括三個的)佔比為52.17%,這表現出有超過50%澳門居民的社區機構接觸面比較廣闊,但是主要聚焦於接觸2個至5個機構。
而優先求助的社區機構集中在物業或業委會、居委會、澳門社服組織三者身上,主體重要度更是體現這一點,圍繞居委會、物業或業委會、黨建辦、內地社會組織、澳門社服組織進行調查,最高是物業或業委會為51%,其次是澳門社服組織為48%,第三是居委會為35%。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主任田翼宣布澳門街坊總會大灣區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田翼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三地協同合作、機制對接水平有待提升。對此,他提出了五點建議,首先同步琴澳防疫標準,逐步推廣至大灣區。建議特區政府與內地政府加強溝通,統一兩地防疫標準、出入境政策,加快構建兩地一體化防控格局。其次,需逐步完善跨境交通配套,便利澳門居民出行。建議不斷優化珠澳出入境口岸交通配套,縮減通關時長,並做好通關政策及關口人流實況的宣傳工作,以便居民、旅客快速、順暢通行。
然後便是暢通粵澳醫療機制,方便居民跨境求醫,持續完善澳門醫師在橫琴執業的資格互認機制,推動琴澳跨境雙向轉診合作機制,互通電子病歷,促進澳門醫療福利延伸至橫琴。另外,田翼倡當局促進粵澳教育銜接。澳人在大灣區居住和工作,衍生的子女教育問題備受關注。據當局數據顯示,本澳跨境學生已達4,000多名,在珠澳疫情波動期間,極大影響他們上學和正常生活,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另外,由於現時琴澳兩地間的教育政策、資源銜接不足,田翼認為,希望當局未來以深合區為試點,加快推動兩地教育資源、政策的銜接,尤其是高考方面,銜接澳門相關政策,在教師、教材、學歷等方面塑造趨同澳門的教育環境。
最後,田翼表示,建議兩地政府商議降低澳門社團准入門檻,放寬內地業務限制。報告指出,進駐內地開展服務的澳門社團為澳門居民融入內地生活帶來巨大的幫助。但目前澳門社團機構在內地開展服務存在困難,業務範圍受限。未來建議粵澳政府推出更多鼓勵措施,推動更多澳門社團機構積極進駐大灣區內地城市開展服務,並適當放寬澳門社團機構在內地業務活動的限制,讓在內地生活的澳人享受等同澳門的服務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