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表示,希望當局的填海計劃能增加生態系統的功能。 (資料圖片)
環保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稱,東區-2的綠化建設與過往的設計比較有所進步。 (資料圖片)
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贊同草案中有關綠化的構思,大大提升區域綠化面積,人均佔地三平方米。他介紹指,其中一填海地段擬打造綠色空間「共享綠色生活的新嘗試、新實踐、新示範,相能能有效為澳門城市空間發展帶來新面貌,提升居民綜合生活新水平。將由城市運動公園、中央綠廊、濱海綠廊、綠化廊道、公共通廊、綠地型集中開放空間組成。陳俊明指,北區一帶人口密度過高,加上城市發展過於迅速,急需往城市內注入更多綠色元素,他認為建成後能有效舒緩北區綠化面積的需求,形成綠網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保證該區市民的生活質量。
陳俊明又指,方案中提出對近岸進行填海規劃,在澳門半島東北側與新城A區之間填造約0.36平方公里土地,打造休閒綠色設施,包括有城市公園和運動公園。城市公園內廣植樹木,滿足市民對綠色開放空間及戶外活動的使用需求。陳俊明認同該構思,同時指出填補該水域後,能有效解決附近一帶水道淤塞以及改善臭氣等情況,優化社區衛生問題。但陳俊明指,希望填海工程完成後,政府能利用好該土地,提高社區綠化面積,而不是在十年、20年後用來建造其他建築。同時希望當局能後續釋出工程施展時間表,說明該地段在填海後何時建造城市公園或其他綠化工程。
填海破壞生態系統 冀當局注重生態重塑
陳俊明表示,每次填海都會對該區域生態造成嚴重破壞,希望當局的填海計劃能增加生態系統的功能。填海後水生態系統變少,但相對而言,陸地生態會擴大,希望未來在建設大型公園時,能在園內種植一些大型樹木,打造生態棲息小功能區,而周邊配套可圍繞生態區域規劃。而以往的傳統屋苑,往往是先建造社區,後加入綠化區域,綠化功能十分片面。而從東區-2規劃草案中能見到,綠化帶佔地面積較以往政府打造的社區大,陳俊明形容今次規劃不止是綠化裝飾,整個計劃優化周邊生態結構功能更强大。
環保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表示,認同東區-2草案中,從面積中增加了綠化地帶的比例,並結合綠地、行人專區、單車徑、步行徑、旅遊及休閒服務設施、濱海特色商業空間的設計,認為能充分形成區內重要綠化部分。東區-2的綠化建設與過往的設計比較有所進步,仍未能達到立體綠化的目標。
倡增設環保設備數量 落實減碳節能目標
何偉添表示,片區除了擴展生態景觀地域外,亦能增加更多環保用具、設備等,研究適用於該區的綠色建築技術及節能方案,例如使用環保燈具、太陽能發電設備等,優化城市可持續發展資源建構,落實減碳節能的目標。同時,何偉添提到,因片區附近雀鳥較多,建議公屋使用材料方面,當局需注意盡量減少一些反光玻璃幕牆,避免混淆雀鳥群視線,保護生物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