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廢舊電池外運不透明欠擔當

學者促本澳自建回收產業基地
11/10/2022
52692
收藏
分享
學者促本澳自建回收產業基地
學者促本澳自建回收產業基地

環保局上月公布,已將收集到的超過100公噸的廢舊電池,分批運往日韓作再生及資源化處理。 (資料圖片)

澳門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建議,當局應在澳門設置回收產業的基地,負起環保責任。 (資料圖片)

環保局上(9)月26日公布,至今年8月底透過「廢舊電池收集計劃」已收集超過165公噸廢舊電池,其中超過100公噸的廢舊電池,已分批運往日本或韓國作後續的再生及資源化處理。有環保人士認為,表面看政府是「做咗件好事」,但整個過程的透明度仍有待提高;又指據現時國際義務,把廢舊物出口處理並非負責任做法,建議本澳回收產業基地,自身負起環保責任。【本報記者陳宇東報道】

澳門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根據當局公布的資料,環保局是自2018年起將有關廢舊電池運往日本和韓國作後續的再生及資源化處理,而據其了解,整個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都是公帑,由政府向承判公司購買服務;首先是由垃圾專營公司將收集到的廢舊電池運到本地承判公司,然後承判公司會先作初步處理,其後他們會聯絡到日韓的回收公司再作出口,但當中承判公司是以有價還是無價方式將舊電池出售則不太清楚,但總括而言便是政府出資向承判公司購買整個服務。

缺乏技術支持致回收水平低

問及澳門以往有沒有相關產業鏈做回收, 何偉添指,其實本澳回收業界一直有提供部分回收服務,以往在青洲山一帶是有廢舊車場作拆解汽車鉛酸電池,但礙於技術所限、當局沒有相關支持、也缺乏場地等因素,令他們一直只能做初步的拆解處理,難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至2016 年環保當局推出「廢舊電池收集計劃」,便有較為系統化的出口處理。何偉添直言,當然在大眾看來政府是做了好事,但卻認為個判給和處理過程的透明度是有待提高。

廢品外運非長遠之計

但為何要將廢舊電池運到日韓處理,而不選擇內地?何偉添解釋,現時內地方面,包括廢紙、垃圾、膠樽等「洋垃圾」都已禁止進口。他又稱,其實目前根據國際義務,自己生產的垃圾該要自己處理,因此既然目前政府出資判給讓承判商處理,是否可以更進一步盡自身的環保責任,在澳門設置回收產業的基地,從而將所產生的廢物循環再利用,從而減少廢品的出口;而本澳目前實行的並非負責任的做法。何偉添指,其實現時各國都開始禁止廢品進口,從環保角度來看各國都會樹立有關璧壘,因此廢品的出口未來只會越來越難。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