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學說,就是以土、金、水、木、火五類物質來概括和說明自然界事物的特性,及其相互的關係。自然界是由這五類特性的物質所構成的,也是由這五類物質不斷運動相生相剋作用的結果。
生命源於土壤,土壤哺育著萬物,就象徵著人體中的脾胃吸納各種食物,滋養我們的五臟六腑。人類生存在天地之氣之中,一方面受著大自然力量的制約,同時亦向大自然規律順從。例如我們身體的脾胃屬土,土具有種植、化育萬物的特性。在五行中,土可以生金,而人體的肺臟屬金,因為肺可以用呼吸去淨化身體所有的氣。中醫是用五行學說的理論去調理我們的身體。運用脾土→生肺金→生腎水→生肝木→生心火的原理,即補脾先補心、補心先補肝、補肝先補腎、補腎先補肺、補肺先補脾,亦即五行相生。中醫亦運用了五行相剋的關係,去治療我們臟腑的病變,例如肝木剋脾土、脾土剋腎水、腎水剋心火、心火剋肺金、肺金剋肝木,利用這些病理反應去治病和防未病,非常好和有效。
然而,萬物有相生的規律,亦有互相剋製的能力。例如,我們的肝臟病了就會影響(剋)我們的脾胃,所以有肝病的人胃口特別差。如果心臟功能差了,我們補肝就可以幫助心臟功能。這就是中醫用作治病、調養、防未病的推理方法。
香港註冊中醫師,中醫內科博士 李灼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