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生多宗舊樓外墻剝落事件,對居民構成安全隱患。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員高勝文、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兼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陳溥森、澳門地區發展促進會會長陳德勝對此表示關注,他們一行到下環考察歷史建築文物,並提多項建議促保育下環圍里文化,以保建築文物及居民安全。
高勝文考察後表示,圍里乃昔日華人居住的地方,代表著昔日居民的生活習慣和聚居特色,常見有牌坊、過街樓、公共生活空間及水井等生活設施,形成自給自足的社區。現時,澳門以圍或裡命名的街道共353條,隨著社會發展與保育工作缺失,具歷史價值的圍里日漸減少,只剩約20個,而圍里內的建築文物總數剩下不到200幢,其中,下環圍里較多,如幻覺圍、南巫圍、六屋圍、鳳仙圍和光復圍,當中的光復圍具百年歷史,由兩排共40多幢樓房組成,為澳門現存最大的圍里建築群。
他對現時圍里建築文物因缺乏保育而日漸減少感到憂慮,認為文物保育應具前瞻性及預防為主,而不是側重於事後補救。就日前當局對光復圍的保育意見,他認為有優化空間,除保留臨街立面及屋頂特徵外,可結合人才培養、借鑒外地經驗、利用科技、系統研究、加強宣傳教育、訂定保育標準等方式保育圍里文化。又建議當局適時審視文物保育政策,並與社會各界保持良好溝通,廣泛聽取意見,全面加強文物保育工作。
陳溥森指出,當局在規劃文化遺產保育時,應結合城市規劃,做好協調工作,平衡各方利益通盤考慮佈局。但有關工作總是缺乏一套完整方案,而習慣「斬件」分碟出台,顧此失彼。認為現時孤立地單項保育光復圍,沒有其他相應配套,純屬只是保護殘舊建築物的外殼而已,不能物盡其用在其他方面發揮效益。況且光復圍的面積有限只有2017平方米,扣除應騰空歸入國有公產用於街道用途的近50平方米面積,重整後的土地不足2千平方米,難有大作為。
他表示,光復圍保育完全可以結合下環區的優化工作予以一籃子規劃,希望當局積極採取措施保護好文化遺產,結合旅遊推廣,盡量還原歷史樣貌,努力保留下環的生活肌理,激活舊城區。建議充分利用媽閣廟前地和司打口休憩區的空間,增加綠化範圍和改善活動設施,根據海濱長廊「南岸計劃」,利用漁港重現、圍里追憶、廟宇文化等元素,把沙井天巷、河邊新街沿岸與福隆新街、阿婆井、鄭家大屋、綠豆圍和媽閣廟等景點串連一線,打造「內港風情」深度遊項目,藉此帶動旅遊發展,激活舊區經濟,助中小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
陳德勝指,現時本澳被評定的歷史建築文物,已由《文化遺產保護法》生效前的128項增至159項,反映了整體文物保育意識提高。但現時文物保育工作缺乏全面性和長遠規劃,導致部分文物屢遭破壞。以下環區為例,除鄭家大屋外,其他歷史建築文物缺乏保育,多年任由其破壞,出現窗戶鬆脫、外墻剝落、雜草叢生、植物侵害建築文物結構等,構成衛生與安全隱患,有的漸成危樓甚至倒塌,認為當局在保育上應更「主動」。
此外,當局應汲取鄰近加思欄馬路一段古城牆六月上旬倒塌事故的教訓,事故最終調查報告指,私人地盤監測方案對古城牆的保護和監測為一無效監測系統,並指出專科大樓地盤未有做好開挖範圍土體的防護和排水,這說明監測不當,保護古城牆不力,是對世遺不負責的表現。他冀望當局日後加強監測工作,擴展監測範圍,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並適時公佈文物保育計劃,讓公眾能共同參與監督及瞭解保育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