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公布,昨(10)日中秋假期入境旅客約1.6萬人次左右,本報記者今(11)日亦到過旅遊區觀察,只見人流一般,商戶亦指生意未見起色。商會代表建議,當局需在現時防疫政策上作出改變,要有「突破點」,但並非「躺平」,否則對商界的影響只會沒完沒了;又指商界最希望能自力更生,並非次次都依靠政策派錢渡難關。
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業界本來都對這個中秋周末有較大冀望,因對上一個禮拜旅遊區人流是多了,但無奈過去一周廣東疫情反覆,且相關政策收緊呼籲民眾原地過節,影響旅客出行意欲,因此可見今個中秋周末旅遊區人流明顯減少,各商戶生意均「麻麻哋」,未如預期。
至於問及對於「十.一」黃金周的展望,李卓君表示,當然能夠進一步寬關,放寬至48小時、甚至是七日有效核酸是最好,但現時最擔心幻想得太美好,但最好又落空。因現時無論是內地或本澳都沒有既定的政策去訂定如果打滿多少針,便能出入境;就算本澳的防疫工作做得多好,只要內地有幾宗的疫情發生,旅客便又不能來澳,這些情況已是屢次發生,防不勝防,令商戶們無所適從,只好無奈接受。
李卓君認為,其實既然目前世界都認定疫苗是有效壓止病毒的方法,且現時更有口服的藥,那為何仍要將防疫政策收得那麼緊,對此是非常費解。他建議,當局在防疫政策上要有「突破點」,但並不代表要「躺平」,當注射滿多少劑疫苗以及核酸後便可通關,而並非現時每次當有地方發生有一兩宗確診便整個地區人士都不能前來,否則對商界的影響只會沒完沒了。
他續稱,雖則政策仍有「第二個百億」未落實,但長貧難顧,政府又能幫得多少次、派錢派得多少次?現時商界最希望的是能自力更生,希望能有更多客人來澳、更多活水注入市場,這樣才是可以持之以恆的辦法,而並非每次都坐等政府派錢。因此希望當局在防疫政策上能有「突破點」,以不同的思維作思考來盤活市場。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