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今舉辦「2022年澳門居民對特區政府抗疫政策及經援措施意見調查」調研報告的新聞發布會。(林嘉欣攝)
婦聯展開關於「2022年澳門居民對特區政府抗疫政策及經援措施意見調查」調研報告,結果顯示自疫情發生後,就業市場和營商環境是居民普遍擔心的問題。經濟援助方面,居民最希望從「提供家居開支補貼」、再度注資「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及向澳門居民發放單次「抗疫現金補貼」,這三種形式發放。
婦聯今(7)日舉辦「2022年澳門居民對特區政府抗疫政策及經援措施意見調查」調研報告的新聞發布會,是次調研目的是關注「618」疫情後,居民的生活和經濟環境情況;分析居民對政府在抗疫防控和經援措施的評價及意見,讓政府及社會更好地了解居民在疫下社會的家庭發展需求。婦聯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庄玲玲、婦聯副秘書長黃梁君,以及婦聯副理事長黃潔貞等介紹調研結果及政策建議。
有關調查於今年8月展開,以電子問卷方式進行,受訪對象為18歲或以上的澳門居民,共收到3,098份回覆,均為有效問卷,有效率100%,問卷設計分為三大部份。
受訪者普遍認同政府整體抗疫防控政策
在抗疫政策部分方面,針對今波疫情的八項抗疫防控措施,以10分為滿分,居民評價的綜合平均值為8.04分,反映受訪者普遍持「認同」意見,對多項疫措施都予以正面評價。尤其是最認同「每天發布最新防疫資訊」、「充分保障居民在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上的供應」及「要求居民進行自我抗原檢測」這三項措施,顯示當局就疫情的公開訊息處理,以及保障居民在維生及防疫用品上的供應受到肯定。在社會各界參與抗疫防控工作的表現評價中,有62%受訪者表示認同及十分認同包括社團、前線員工及義工在內的社會各界,發揮了重大作用。
對於受訪者在疫情爆發以來所憂慮和擔心的社會或自身狀況,超過六成受訪者憂慮「出現裁員潮、失業率加劇或企業倒閉」,其次接近五成憂慮「自身整體收入持續下降」,最後近四成三憂慮「疫情發展不明朗,對社會造成不可預測的影響」,情況與2020年調查結果相若,反映自疫情發生以來,就業市場和營商環境仍是居民普遍擔心的因素。
從年齡層中深入了解,18至65歲的受訪者普遍最憂慮「出現裁員潮、失業率加劇或企業倒閉潮」的情況,該年齡層作為勞動市場的主要供給者,疫情對於就業及營商環境影響深遠,反映「保就業」是保障民生至為關鍵的因素。
居民給經援措施評分為中等
在經援措施部分方面,因應今波疫情突發情況,特區政府因時制宜迅速推出《2022年百億抗疫援助措施》。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整體經援措施評分」為5.8分,屬中等水平(滿分為10分)。當中有接近四成受訪者認為,新一輪經援措施未能有效紓緩他們的經濟壓力,主要以就業不足,失業或待業和家庭照顧者為主,因他們均未能納入「僱員、自由職業者及商號經營者援助款項計劃」的受惠對象。在每月收入情況方面,有65.2%的受訪者表示因疫情影響,現時收入不足夠及十分不足夠應對日常生活開支,出現收入大減或入不敷支的情況。
在受訪者日常開支方面,受訪者表示主要用於購買生活用品、花費在子女的日常開支、用於供樓或供車。
對於第二個普惠性百億經援措施,調查亦收集了受訪者對於發放形式的意見。結果顯示,「提供家居開支補貼」、再度注資「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及向澳門居民發放單次「抗疫現金補貼」,這三種形式發放最受認同。
總結經驗完善應對預案
婦聯就抗疫政策和經援措施提出建議。在抗疫方面,建議政府有必要為今波疫情總結經驗,並結合國家應對不同情況的抗疫經驗,完善「預案」內容,制定更具可操作性和符合本澳現實環境的措施,以更人性化、周全保障不同措施的管控期間社會基本秩序的運轉,關鍵是要提升防疫的檢測、溯源能力,確保盡快摸清底,堵住漏洞,盡力控制疫情的繼續擴大和外溢,讓政府及社會各界有案可依,發揮「預案」的真正作用,提升抗疫防控體系的科學性。
倡抗疫現金補貼結合電消注資
根據調查結果,有高達六成半受訪者表示因疫情關係收入大減或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同時六成半受訪者之中,只有不足一成人認為「618疫情」推出的經援措施能有效紓緩他們的經濟壓力,由此可見政府就本輪疫情推出的《2022年百億抗疫援助措施》未能覆蓋,或有效紓緩目前正在水深火熱的居民。因此,綜合居民意見和分析結果,建議特區政府在第二個百億援助中,向居民發放普惠抗疫現金補貼,以及延長家居及商號水電費補貼措施,在現時基礎上加入煤費、網費等補貼項目,減輕居民在今波疫情受到的影響。同時,需要關注物價變化,加強巡查監督。
若政府再次派發「電消計劃」,居民期望派發金額是多少?黃潔貞指,居民期望有關金額不低於第一次「電消計劃」的金額,當中比例可以因應相關狀況進行調整,具體則由政府衡量。
此外,要關注支援家庭照顧者,建議在第二個百億經援措施中,向本澳全職家庭照顧者、特別是育有未成年子女或需要照顧長者、殘疾人士的弱勢或基層家庭,發放特別生活津貼,把他們對家庭的勞動和付出合理量化,讓他們受到政府重視和支援,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編輯:林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