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昨日公布資料顯示,本澳9月份誘蚊產卵器指數錄得66.2%,較去年同期的67.3%稍低;衛生局稱,澳門目前誘蚊產卵器指數仍屬較高水平,會持續加強滅蚊防範寨卡病毒病及登革熱,同時呼籲市民繼續做好家居清除積水工作,共同防控登革熱及寨卡病毒病。
衛生局表示,現時全澳共有約860個誘蚊產卵器,每月會收回統計陽性率並計算指數。 (互聯網圖片)
衛生局表示,現時全澳共有約860個誘蚊產卵器,衛生局每月會收集誘蚊產卵器統計陽性率並計算指數。9月份錄得全澳平均的誘蚊產卵器指數為66.2%,較去年同期的67.3%稍低;在澳門半島以海傍區及風順堂區最高,分別為71.6%及66.7%,在離島則仍以路環區最高,達到90.8%。
當局稱,登革熱等蚊傳播疾病在澳門仍有一定的傳播風險,澳門今年已有十宗從東南亞輸入的登革熱病例,病例數明顯高於往年同期。衛生局會持續加強全澳各衛生黑點的滅蚊工作,以減低蚊媒的密度。
衛生局強調,小型的容器積水是白紋伊蚊的主要孳生源,呼籲市民採取預防措施,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