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路劇場!

大叔版小飛俠
25/10/2016
38358
收藏
分享
大叔版小飛俠
大叔版小飛俠
大叔版小飛俠
大叔版小飛俠
大叔版小飛俠
大叔版小飛俠
大叔版小飛俠

小時候總是希望快高長大,成為大人後卻想做返細路哥。成立20年的藝團「石頭公社」將於下月帶來兒童劇場《小孩俠》,故事改編自著名文學《小飛俠(Peter Pan:The Boy Who Wouldn't Grow Up)》,劇中結合布偶和投影,演繹中年大叔不想長大、沉浸於夢境的歷險故事。

劇中的潘氏夫婦由吳杭捷(左)和黃詠詩飾演,不管是表情還是操偶技巧都非常到家。(李國星攝)

縱使「石頭公社」一直致力兒童藝術教育工作,卻甚少出產兒童劇場,「有何方法能讓團員發揮所長進行創作?」擅於創作形體與舞蹈劇場的莫倩婷(Jenny),今次擔任藝術總監,邀來文字功力深厚的團員張健嫻、曾執導兒童劇的關若斐(阿四)分別負責編劇和導演。剛踏入而立之年的阿四,不僅擁有可愛童顏,個性亦活像大細路,她坦言:「有時我也很不成熟,總想逃避責任。」

創作於1904年的劇場《小飛俠》,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James Matthew Barrie的作品。(互聯網圖片)

Barrie的兒子Sylvia也曾穿著Peter Pan的衣服。

患不想長大病

偶爾想幼稚一下的又豈止阿四?劇中主角潘先生由新晉演員吳杭捷飾演,活到中年,還是不想長大,經醫生診斷後發現他患上「小孩俠症候群(Kidult Man Syndrome)」。「潘先生,何時才完成工作?」、「怎麼又出錯了?」只要遇到大人世界出現的問題時,潘先生的腦袋便開始浮游太空,身體也輕得像氣球般飄起來。唯有在夢境裡成為被一大班細路擁護的首領時,他才感到自由和安全。

演員們有時要一人分飾幾角和處理不同的道具,極考互相的默契。

劇中另外三位演員黃詠詩、吳亦玲和林泳君分別飾演潘先生的太太Wendy,以及穿插於故事的小角色。演員們全都擁有豐富的操偶經驗,無論是肢體靈活度還是應變能力都很高,最讓阿四讚不絕口的還有跟小朋友相處的態度,「他們不但貪玩,也願意聆聽、理解小朋友,而不是隨意打發。」Jenny忍不住點頭認同:「孩子不會無理哭鬧或叫囂。」他們只是腦部發展的時間不及成人久,未必能清楚表達情緒或需求。

《小孩俠》的海報也是出自「石頭公社」團員之手。(相關機構圖片)

逃避源自害怕

阿四和Jenny同樣是貪玩之徒,假如能穿越時空「還童」一天,她們會玩些甚麼?阿四笑得面紅耳赤,「我會到遊樂場玩波波池,真的很鍾意。」Jenny則想到螺絲山公園玩兒童汽車,又自詡兒時是「伏匿匿」好手,任何窿罅均難不到她,笑言若變回細路必花一整天跟朋友仔玩個痛快。她們聊得起勁,臉上真摯、輕鬆的笑容,活像兩個細路談天說地。

《小孩俠》雖說是「兒童劇」,其實故事內容一點也不兒戲,大人都啱睇。「我們之所以逃避責任,是因為害怕」,Jenny回想起母親還在世時,指自己曾刻意不去了解或不詢問媽媽患重病的事,皆因不知道如何面對死亡。她希望透過此劇讓觀眾探討內心真正恐懼是甚麼,「如何不失純真的童心,又能成為更好的大人?」

Jenny(左)和阿四一聊到兒時最喜愛的遊戲,便笑得合不攏嘴。

多說正向語言

如何成為負責任的大人,不知二人找到秘笈了嗎?阿四引用潘太Wendy的對白:「我們即管勇敢些,因為一天還有許多可能。」她認為有些問題沒有絕對的解決方法,反倒勇敢面對會帶來改變。阿四和Jenny跟小朋友接觸多年,對於演出時小觀眾會隨時發問司空見慣,「正因為他投入其中,才會好奇發問。」Jenny指家長無須命令孩子安靜觀看演出。

《小飛俠》講述男孩Peter Pan拒絕長大的故事,100多年來被改編成音樂劇、動畫和電影等。

「家長最好不要跟孩子說『不』」,她認真地說,那怕說「不」是非常簡單的管教方式,可是不一定見效。常被禁止的孩子會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能做些甚麼,也會失去自信和思考力。她建議家長可提供選項或正向的語言,孩子會較易合作。若怕演出時孩子不停發問會影響他人,就以「不如一陣休息時再問?」代替命令句「不要吵!」欣賞戲劇、享受親子時間之餘,也在訓練孩子學習等待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呢!

日期:11月11至13日

時間:1100、1500、2000開始

地點:舊法院大樓

費用:MOP 150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